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3中国金融发展论坛暨第四届金鼎奖颁奖典礼将于本周五(12月13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举行。届时,来自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以及金融行业专家学者将出席此次论坛,并针对当下金融热点话题发表真知灼见。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普益财富将为此次金鼎奖评选活动提供研究和数据支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专访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范杰,解读高端理财市场的变化与趋势。
理财产品供需仍不匹配
2013年即将过去,市场人士用“风云变幻”来形容今年的金融市场,这其中就包括理财市场。余额宝和百度理财等互联网金融横空出世,老百姓理财多了新的选择;寿险预订利率放开,买寿险也能更实惠;银监会发文整治,银行理财市场更加规范。
范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理财市场最大的变化是理财市场多元化发展,但产品的提供能力仍然跟不上市场需求。
范杰表示,2013年,理财市场空前丰富。除了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并发行理财产品外,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等也将触角伸向理财领域。而市场的丰富,主要表现在总的产品在增多,如信托规模突破了10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也将突破10万亿元。同时,风险收益分层丰富,既有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产品,也有需要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集合信托产品,还有专门博取高收益的P2P产品。此外,理财机构主体地位趋向平等,刺激了互相之间的竞争,进而使得产品更为丰富。“不过,虽然供给端产品增多,但供给仍然跟不上需求,突出地表现为投资者的选择面不宽,在正规产品无法满足其要求的情况下,投资于不正规的理财产品,且优质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总是被‘秒杀’。”
机构差别化竞争开始出现
数据显示,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规模起码应该在百万亿元以上。那么,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中国理财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呢?
范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4年的理财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变化:理财机构间的壁垒被打破,制度红利会相对弱化;投资者趋于理性,“买者自负”的理财观念将逐渐被接受和认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类机构内部、不同机构间的差别化竞争开始出现。
随着理财形式多样化不断推进,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理财机构会呈现专业、多元化方向发展,涵盖银行理财、保险理财、信托理财以及其他理财形式。
范杰表示,如果单就理财而言,可能产品发行机构的多元化并不能说明问题。实际上,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最终都应该统一到信托关系上来,不同机构的管理,实际上没有太多意义。多元化是指的产品投向多元化、产品风险收益特性的多元化、产品结构的多元化——这是从整个市场上出发。如从单个机构,特别是中小型结构来看,差别化竞争会使其形成自己的优势投资领域,形成自身独有的投资风格和风险控制思路,这就是所谓的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