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原央行行长戴相龙近日表示,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当务之急。
戴相龙在“国际金融论坛十周年年会”上说:“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已经较高,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项目达到34项,占全部交易项目的85%,国际社会低估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
戴相龙认为,应从三方面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步伐:一是启动个人香港股票直通车;二是扩大境内投资机构对境外的投资,建议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境外投资范围从股票和债券扩大到直接股权投资;三是扩大境内外合格投资机构的投资额度。
戴相龙说,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金融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并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广泛使用的国际货币。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解,戴相龙认为,首先要实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换,但是,实现人民币完全兑换,人民币还不是真正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还要使人民币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广泛使用的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需占到国际储备货币的10%左右。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要经历较长过程,要顺势而为,但不要“拔苗助长”。
在谈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戴相龙认为,需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二是人民币成为投资的货币;三是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储备货币。
“这次三中全会决定里面很重要的一条是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主要要通过市场的推动。”戴相龙说,应先从周边国家,再到亚洲地区和“金砖四国”,再到欧美发达国家。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推进,要通过多个离岸市场进行,香港是人民币国际化最优的离岸市场。政府要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应有作用,主要方式是不断扩大中国人民银行和外国及地区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之间的本币互换。
戴相龙强调,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为了挑战美元、改造国际货币体系等,是为了促进中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是对外贸易和投资不断扩大的迫切需求,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迫切需求。“在某种意义上,人民币国际化是被不合理国际货币体系倒逼出来的。”
戴相龙说,当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已具备基本条件:一是经济及金融实力不断增强,二是宏观经济调控能力较强,三是已经建立了比较稳健的金融体系和有效金融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