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谨慎选择“打新”产品

2013年12月23日 07:2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新股IPO即将重启的背景下,市场上开始出现诸多以“打新”名义出现的理财产品,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在此,笔者给想要参与“打新”的投资者提几点建议。

  首先,选择基金产品参与“打新”。由于机构可参与网下申购,中签率高,平均“打新”收益率会远高于个人投资者。从历史上来看,参与“打新”的产品主要有三类:一是银行推出的“打新”产品,二是券商资管及私募发行的“打新”产品,三是基金。在现行制度下,银行和私募在“打新”上并无优势,而且他们推出的产品多有时间和期限限制,申赎不便,有的管理人还参与收益提成,因此这类“打新”产品吸引力有限。

  券商资管尤其是投行实力强大的券商所发行的“打新”产品值得关注。不过,对于广大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基金最为实惠可靠,因为其申购门槛低,而且可以随时申赎。

  其次,在基金产品中进行再选择。有三类基金产品可参与“打新”:一类是偏股基金,不过这类基金主要专注于股票投资,“打新”的力度和收益都不大,而且由于股票投资波动较大,不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第二类是二级债基。由于一级债基在2012年被停止了“打新”资格,二级债基成为基金的“打新”主力,在前几年债基的高收益中,“打新”收益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挑选“打新”能力强的二级债基呢?这就需要结合其历史“打新”的频率和收益来观察了,“打新”参与度高且收益靠前的基金值得投资者选择。根据统计,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债券基金累计参与了1047次新股发行或增发,平均每只基金参与次数为23.27次。其中,工银瑞信是新股申购大户,两只旗舰产品工银增强收益和工银信用添利在两年间分别参与了74次和71次首发或增发,从“打新”收益来看,工银旗下债券基金也名列前茅。不过,债基通常申购新股的总上限是20%,如果基金经理看中的网下申购机会很多,那其申购上限可能不足以满足基金经理的需求。

  第三类是今年新出现的“打新”基金,如正在发行的国泰淘新基金。该基金可用于网下新股申购的比例最高可达95%,即使扣除一定股票占比后,能动用的仓位也远高于债基20%的上限,因此让我们对其“打新”业绩多了一些期待。此外,现在还有部分混合型基金在酝酿向“打新”基金转型,由于其股票仓位较高,其收益应也能超过债基。

  最后,投资者还应关注基金公司的实力和基金经理申购新股的策略。由于在新的发行体制下,承销商对于新股网下配售有较大影响力,因此,规模大、实力强的基金公司相对更有优势。当然,发行流程的简化可能增加新股上市的数量,新股发行的市场化程度提高,破发也不会少见,“打新”时对个券的甄别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基金经理选股的偏好和申购集中程度通常会对产品收益影响较大,这一点也值得投资者重视。


(责任编辑: 郑海斌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