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2013年股指继续"熊出没' 三年反复重演相同宿命

2013年12月30日 07:11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如果说沪指K线勾勒出连绵起伏的山脉,那么,6124点就是群峰中的制高点,3478点、3067点以及2444点便是小山峰的顶端。

  股权分置改革下的A股市场,于2006年和2007年走出一波牛市,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泡沫击穿,一夜之间股指由牛转熊。尽管2009年受4万亿投资刺激,A股迎来单边牛市,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2008年到2013年,A股不知不觉已躺在熊市的怀抱中度过了6个春秋,而最近几年,A股似乎总在重复同样的故事,疲于反弹又无力反弹,气喘吁吁。

  2013年继续“熊市命运”

  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A股似乎又给投资者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用一句成语概括,那便是“虎头蛇尾”。

  2012年下半年,沪指一度跌破2000点,随后在当年12月展开强劲反弹。当时有不少投资者认为,2013年的A股市场令人期待,股市或许将彻底抛开“熊”的外套,穿上“牛”的外衣。

  事实证明,乐观的预期不无道理,但是透支过快,完美1月之后,沪指于2月初便来到了年内高点2444.8点,之后又几经调整,一度跌破2200点,此后赶在6月前,沪指再度重返2300点,反弹行情似乎仍有期待。岂料,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2013年6月,美联储退出QE预期增强等消息对市场造成持续影响,最终导致沪指当月破位暴跌13.97%,同时创了2013年新低1849.65点。

  在接下来的下半年,由于一直存有政策利好出台预期,股指重拾升势,但在流动性趋紧的大环境下,沪指再也未出现凌厉上涨攻势,似乎每上行一步都显得 “气喘吁吁”,一年下来,熊市命运仍在继续。

  2008年熊市“噩梦”之始

  回到“悲剧”的开端。当沪指在2007年10月创出历史高点6124点后,回调之路正式开启。进入2008年后更是一路单边下跌,印花税改革引发的一夜暴涨也仅是偶发事件,次贷危机的蔓延,令沪指最低探至1664点,一年时间从高点到低点的累计跌幅达72%,两市总市值整体缩水22万亿元。2007年到2008年,A股跌幅处于全球第三。

  若从年走势来看,A股的崩塌则更令人吃惊,2008年沪指从5265.00点开盘,到年末收盘1820.81点,一根实体为3444点的巨大阴线赫然在目,高达65.42%的下跌幅度,创造了A股有史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

  2008年A股瞬间崩塌的 “引线”自然是上一轮牛市上涨后引发的估值泡沫,而点燃“引线”的“火引”则来自两方面,一是从紧的宏观调控预期,巨额的再融资,以及“大小非”解禁等;二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

  不过,好在2008年末,我国推出4万亿投资政策,再加之流动性的释放,到2009年上半年,A股单边上扬,沪指反弹高度曾达到3478点,但谁也想不到,这却是6年熊市中,第二道压制股指反弹的高点。

  2010年初,随着美联储QE2的实施,货币洪水再次泛滥全球。在这样的外部经济环景下,A股2010年走出变形“V字”,年初几经高位调整上冲无果后,随着股指期货的开闸,当年2季度A股倾泻暴跌,到10月,由于货币洪水进一步泛滥,大宗商品大涨,导致该月沪指在有色、煤炭板块的带动下,迅速反弹至3100点之上,但是短期的爆发上涨并未维持多久,此后又再次陷入低谷。

  相同走势三年内不断重演

  次贷危机的惨痛还没有完全忘却,2011年,世界经济又遭遇重震。

  当年初,“3·11”日本大地震在首先震塌日本经济的同时,也震松了全球经济的塔基;一些国际评级机构掀起的“海浪”则更高更猛:3月29日,标普调低希腊主权债务评级,向主权信用开出第一炮后,美国几大评级机构连续对日本和南欧国家主权信用开火,8月标普破天荒地降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12月标普将欧元区15国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国际评级巨头这些前所未有的系列行动,让塔基已被震松的全球经济“大厦”剧烈晃动,尘土飞扬,世界经济陷入一片迷茫中。

  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拥有相对安全边际,但是A股市场2011年的表现可谓“一塌糊涂”,除了在流动性宽松的一季度,沪指实现反弹,一度重返3000点大关,但到4月中旬,市场毫无做多气力,沪指一路下行,全年暴跌21.68%,高点仅是4月份创造的3067点。

  2012年,情况虽没有2011年那般糟糕,但是令人惊讶的是,2012年的A股几乎重演了2011年的走势,只是波动幅度没有那样大。该年前四月,沪指3阳一阴,于2月创出年内最高的2478.38点,于12月创出年内最低1949点。

  即将过去的2013年,A股继续上演着同样的走势,同样在2月,沪指创出新高2444.8点,此后再度陷入下跌调整,年内更是创出1849点低点,继续躺在“熊”的怀中。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