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投身互联网金融 控制风险当放首位

2014年01月17日 07: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吕 东

  余额宝、活期宝、现金宝、收益宝,“各种宝”在2013年横空出世,不单让2013年互联网金融成为最热的事件,也让各家银行压力倍增。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出击,对银行特别是零售业务造成了强烈的挑战。而各银行显然也不甘被动挨打,纷纷进军互联网金融,欲一争高下。

  在银行一窝蜂般抢滩互联网金融之际,其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也逐渐受到业界的关注,而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和把控能力,或将成为左右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

  互联网金融热潮的持续发酵,让传统的零售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业务创新和转型力度将不断加大。主动应战的银行或加大互联网技术的投入,或加大相关人才储备,准备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热潮下大干一场。对于银行的主动应对“门外野蛮人”的挑战,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对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了警示。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早已不是新兴行业,但两者的结合还处在探索阶段,由于两个行业都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其风险远比互联网和传统金融本身要大。传统银行监管非常严格,经营管理活动要遵循严格业务监管指标,对流动性指标、资本金、资金投向比例关系都有要求。银行如今加速进入互联网,自身本来具有的的良好流动性和资本管理能力,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手段绝不能丢。

  2013年整个金融系统都被互联网金融倒逼着加速转型,商业银行在资本、品牌、客户基础、管理基础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但新进入这一领域银行业参与互联网竞争,风控管理则显得更加重要。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指出,互联网金融毕竟是金融,因而不能没有金融基因,而最重要的金融基因即风险管控。因为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是承担并管理风险的行业,倘若管控不了风险,一旦失控,个别风险引发系统风险,乃至引发金融、经济危机,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管控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最重要的金融基因。

  除此之外,技术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也是银行大力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时不得不重视的一大风险源。在银行早些年推广网上银行等互联网业务时,在信息安全方面可以说下足了功夫,从网银系统设计、操作环境监测以及推出U盾、电子密码器,但仍不时出现客户账号被盗、资产受损的事件。如今银行投身互联网金融,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也与日俱增,对银行业的安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和改进银行在技术控制措施方面暴露出问题,做足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强大潜力。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