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一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确定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和注册制目标,是不会一蹴而就的,在改革的进程中应大胆试错果断纠错,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向既定目标前进。历史经验已经证明,那种动辄停下来讨论改革的方法会让所有人不满意。
本次IPO重启以来,陆续出现了部分企业暂缓发行、个别企业高比例剔除高报价、老股转让被质疑套现圈钱、部分观点认为过程监管属行政干预、网上申购与市值挂钩是否公平等一系列疑问。应该说,这些疑问的出现本身就是市场化改革应有的内容。对于监管者来说,认真倾听、解答市场质疑也是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老股转让和部分企业IPO被“叫停”就是两个比较典型的试错和纠错案例。
老股转让制度在国内是一个新事物。推出并施行这个制度,本身就有一个试错的过程。通过老股转让在市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这一制度,使之更具有操作性且能实现其既定目标。因此,试错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必然包含的一个重要部分。
据悉,奥赛康在完成定价并发布发行公告后,市场质疑其定价偏高,质疑其老股转让大幅超过新股发行。就此,证监会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沟通,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决定暂缓发行,并随即发布公告。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称,公司发行融资应以满足经营发展实际需要为原则,合理确定募集资金用途。同时,要加大募集资金用途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要求充分揭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措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主要考虑公司发展需要,对老股转让在公开发行股份中所占比例应有限制。把新股发行数量与募投项目资金需求量直接强制挂钩不尽合理。对此,证监会正在研究改进措施。
对于老股转让制度,证监会正处于果断纠错中。
证监会主动“叫停”部分企业IPO也是在履行纠错职责。
自本次IPO重启以来,已有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共计9家企业主动或被动暂缓发行,目前有5家公司恢复发行,还有4家仍处在暂缓发行状态。
据张晓军介绍,9家公司暂缓发行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中国证监会要求暂缓的,也有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主动提出暂缓的。9家企业中,被“叫停”的只有慈铭股份、晶方科技、太平洋石英3家。
从对这9家暂缓发行公司的态度看,证监会坚定不移推进新股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没有改变。但市场化改革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更不允许哄抬价格,操纵价格,扰乱市场秩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是市场化改革的应有之义。
此外,证监会启动IPO抽查工作也是纠错机制的一部分。1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15日宣布启动抽查工作。
对于这项措施,市场有声音将之称为行政干预股票价格。证监会解释称,其实,这些工作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等文件中明确规定的,不是所谓“新政”,只是对已有规则的落实和具体执行,目的是强化新股发行的过程监管、行为监管和事后问责,这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
最后,既然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已经确定,那就应该一往无前的走下去,而大胆试错果断纠错机制是既定目标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