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部:中国制造应定位于中间产品和工序贸易

2014年01月28日 07:11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商务部部长助理张向晨在日前召开的第12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外贸的产业政策应该定位于有比较优势的中间产品和工序贸易,而非整个产业链条。这是由全球产业价值链所决定。

  定位中间产品和工序贸易

  中国制造近年一直处在转型升级的调整阶段。从代加工起步的企业家们一直致力于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注重品牌、研发和销售,一方面向高端攀升,一方面在产业链覆盖上下功夫。

  与向全价值链布局的做法相比,张向晨更认同中国制造做好“中间产品”的定位。三组数据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缓慢而艰难地提升。

  衡量的工具是贸易增加值。贸易增加值剔除了出口中的进口成分,表示出口1美元可以为本国带来多少国内增价值。2002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中的国内增加值为51.8%。2011年这个比例攀升到60.4%。

  9年间,中国贸易增加值提高了8.6个百分点,也即一年差不多提高一个百分点。“这就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进步。”张向晨说。

  中国加工贸易的增加值在下降。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在帮助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同时,也让中国业主局限在赚取相对低廉的加工费上。

  1998年,中国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加值达到53%。2012年,这个数字降到了35%,2013年又降到了32%。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加值从入世前的1/2变成了1/3。“这说明,我们在出口中的进口成份在逐年下降。”张向晨说,“就国内增加值的情况而言,这1/3还会进一步下降。”

  这几组数据证明了发展中国家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升级是可能的,但也是不容易的。根据OECD的报告,中国正在成为东亚地区全球价值链的核心。

  在分析了全球价值链的特点之后,张向晨认为中国的产业政策该定位于中间产品和工序贸易。

  中间产业占据全球贸易份额的60%。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为20%,但占全球贸易80%比重的货物贸易中,有30%是服务贸易带动的。因此,实际服务贸易要占到全球贸易的半壁江山。

  由此,张向晨说,中国的贸易政策应该努力减少和取消中间产品的关税,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促进贸易便利化。他给企业的创新策略建议,并非一味地追求原始创新,而是把目标定在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取技术和升级的支持。

  “由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特点,中国的企业具有一种二次创新的能力,虽然和美国原始创新的特点不一样,但由于有这种能力,它(中国企业)紧紧贴近全球价值链,紧跟着第一梯队,可以使中国的基础创新不断地提高。”张向晨说。

  加工环节外移方式不同

  加工贸易国内增加值的降低以及加工贸易在中国外贸中份额的降低,正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侧影。

  据张向晨介绍,伴随着产业升级,从出口角度来说,货物出口约有七成从沿海出口,但一些外贸企业已经转移了实际的生产加工环节,虽然报关依然留在了沿海,但加工环节已经转向了中西部和海外。

  而加工环节转移至内陆地区和东南亚的方式也不一样。“转移到内地的是聚集式的转移和整体的承接,主要通过工业园区来承接;转移到东南亚的是订单和代工的转移,是租用厂房。”张向晨说。

  他表示,未来的加工制造环节将继续向外转移,商务部调查约有三分之一的沿海外贸企业有这样的意愿。这些企业并不是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至少都去考察过。

  对这种转移,他认为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要升级,有些东西就要转移走。中国的市场容量和需求会使相当一部分传统产业继续留在国内。“当然这是提升水平之后的传统产业。”


(责任编辑: 马欣 )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