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迷你基金谋转型 谨防被市场热点牵着鼻子走

2014年01月28日 09:45    来源: 金融投资报    

  继旗下首只迷你基金转型方案获持有人大会通过后,大成基金近日又再度推出了第二只基金转型的方案,长盛等基金公司也加入到迷你基金转型的队伍中来。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转型是迷你基金改变现状谋求发展的一条积极途径,但同样要谨防跟风,避免出现被市场热点牵着鼻子走的简单改变投资定位的转型。

  迷你基金转型潮来

  自首只迷你基金的转型方案获得持有人大会通过之后,大成基金趁势跟进,1月23日公告旗下另一只基金也开始走上转型的路子。公告称,大成消费指数基金将于2月22日—3月7日投票表决,审议该基金转型事宜,将大成消费指数基金转型为大成消费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而在去年12月大成中证500沪市ETF联接基金即宣布将召开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转型方案,2014年1月15日,大成基金宣布议案获得通过,获证监会核准之后,该基金就将转型为大成健康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该基金也成为首只走上转型之路的基金。在大成基金试水转型之后,长盛同祥泛资源、长信中短债等基金也迈出转型的步子。大成基金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于日前再度推出了第二个转型方案。

  基金数量激增规模难涨

  如同绩差公司难退市一样,迷你基金的清盘问题一直以来也是业内一大顽疾。虽然法律法规给出了关于清盘的一条路子,但从来没有基金敢踏出第一步。2013年以来,迷你基金的数量与迷你程度似乎也是有增无减,尤其是偏股基金中迷你基金频现。

  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2013年基金发行制度的改革使得基金发行数量剧增,据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公募基金数量已达1552只,相比2012年年末增长了379只;另一方面,规模增长困难,尤其是权益类产品。2013年末偏股基金的资产规模为16585亿元,而2012年年末为17121亿元,这就相当于2013年新发行140余只偏股方向基金不仅没有使其总份额增长,反而还有可能从整体上摊薄了老基金的规模。曾红极一时的QDII基金也成了迷你基金的聚集地。

  据WIND数据显示,信诚全球商品主题、工银瑞信标普全球资源等多只QDII基金资产规模已跌至百万元级别。而在偏股方向基金中,规模最小的为方正富邦红利精选,2013年四季度末,该基金资产规模为1100万元,旗下另一只基金方正富邦创新动力也仅有4100万元。此外,泰达宏利中证500、德邦优化配置、金鹰中证500等多只基金规模小于3000万元。

  基金转型莫跟风

  对于迷你基金的转型,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分析师持较为积极的态度。“‘清盘’的例子在公募界从来没有出现过,主要的原因还是很多基金公司规模做大的途径不是通过提高投研实力,而是去拼渠道营销,清盘伤品牌,对营销不利。所以以前很多基金公司为了维护形象通过自购、帮忙资金等方式来为清盘线以下的基金注水,勉强维持旗下业绩差、规模严重缩水的基金的生存,持有人更是深受其害。另外,基金规模过小,其操作也较为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说,转型对基金公司和基金持有人来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位基金分析师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大成基金拟转型的两只迷你基金均是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而长盛拟转型的则原本就是一只主动管理的股票基金。上述分析师称,“对于被动投资的迷你基金来说,转为主动投资是改变迷你的一条路,而长盛同祥泛资源主题转型为新兴产业基金则有被市场热点牵着走的意味,相当于从一个行业基金变为另一个行业基金,虽然转成新兴产业基金有助于吸引资金,但能否解决规模过小的问题,核心还是要看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问题。如果投研跟不上,恐怕转型之后规模也难出现较大增长。”

  上述分析师还提醒,基金转型要谨慎,应当从产品的设计、投资方向、投研人员的配备等方面去考虑是否应该转,往何处转,如果仅仅是跟随市场热点来寻求改变规模过小的现实,掩盖迷你基金存在为公司带来的尴尬,那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市场热点转换很有可能使转型落空。


(责任编辑: 张桔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