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腾讯阿里“红包大战”收官

2014年02月11日 07:3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张遥 韦慧 

  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微信红包引爆社交圈,赚足了人气。腾讯公司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微信红包活动最高峰是在除夕夜,最高峰期间每分钟有2 .5万个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个红包在10元内。

  从这份数据来看,“春节神器”微信红包主要以“数小量大”见长,根植于腾讯的游戏基因和社交土壤,靠娱乐气氛打出满堂彩———从除夕到初八,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微信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人抢了4到5个红包。

  支付宝也在此前一天晒出了自己的“春节红包”成绩单:春节7天,数百万用户通过支付宝钱包共计发放了价值2亿元的红包,平均金额超过50元,最大的红包达到19万元。红包最高峰同样出现在除夕当天,用户收发的红包总金额高达5500万元。

  D 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认为,不论是从形式还是从产品推广的目的来看,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都有明显区别。“微信红包像是一个亲朋好友社交圈里相互间金额较小的游戏,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腾讯也是想借机激活微信支付的潜在客户。而支付宝红包更像是一个大卖场的实惠大抽奖。微信红包数额小,类似于电子商务C 2C的模式,而支付宝的红包金额没有这么多的限制,支付宝是一个商业生态圈的商业促销活动,企 业 参 加 得 比 较 多 , 商 户 多 , 是B2C和C2C的结合。”胡延平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根据腾讯公布的数据,春节期间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仅有数百万,相比超5亿的微信用户这个基数而言,微信红包的爆发程度并不如预期高,但“移动支付+社交”的能量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被挖掘出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轰轰烈烈的“红包大战”虽已收官,但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新春大战”仅仅只是2014年移动争霸赛的开始。巨头之争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高速发展趋势仍将持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而相比台式电脑,手机的便携、高使用频率也让它蕴藏了更多商机,在线上连接到线下的O 2O领域尤其明显。近期在德国召开的一场数码科技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共有18.3亿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手机,换言之,除了休息时间外,每人平均每6分半钟查看一次手机。

  胡延平认为,红包大战快速培育、催熟了市场,因为此前相当一部分用户还没有把移动支付用起来。移动支付远不止使用在网上购物上,金融理财、缴纳水电费、借款还款、吃饭A A买单、一起游戏等功能正在不断被开发,当移动支付超越电子商务的工具属性,其市场规模可能达到电商规模的4倍。

  抢红包之类互联网产品到能否具有持续性,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张萌认为,抢红包其实是针对春节推出的比较符合节假日的产品,对开通微信新用户有带动作用,但长远来看,要培养移动支付的用户,还需要开发更多满足用户生活和应用场景的产品。

  “微信有速度,支付宝有商业生态圈和活跃度,未来谁能取胜?用户数、活跃度、人均每月支付额和商户数量这四个指标非常重要。”胡延平认为,目前微信和支付宝在几个关键指标上各有优劣,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的争夺赛仍有悬念。

  而对于用户而言,支付安全则是用户最关心的指标之一。除了常见的木马病毒、恶意手机应用带来安全隐患,此前支付宝、腾讯均有用户数据被泄露或倒卖,微信红包也在春节期间遭到“虚假陈光标”捞走数百万元红包。用手机取代传统的钱包,资金安全仍需加强技术防控和监管。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曹磊认为,社交基因将是移动支付产品的“双刃剑”。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