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食品营养“蓝图”发布 或益三类股

2014年02月11日 08:01    来源: 广州日报     涂端玉

  国务院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20年人均消费肉类29公斤、奶类36公斤

  “我国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昨日记者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的通知,纲要重点突出了加快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强食物生产与供给、加快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等几大任务。从昨日资本市场反馈来看,相关个股除少数有突出表现外,大多起伏不算很大。“或与目前大众对食品安全信心不足有关。”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如此分析称。

  重点突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记者留意到,此番纲要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大方面:构建供给稳定、运转高效、监控有力的食物数量保障体系;构建标准健全、体系完备、监管到位的食物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定期监测、分类指导、引导消费的居民营养改善体系。

  “无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食品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去年多部门对婴幼儿奶粉、保健品的轮番政策约束以及监管‘轰炸’,都在强调这一点。”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谷类消费应大幅加强

  “纲要的发布非常具有指导性,现在城市人口胃病、贫血患者的确比以往减少了很多,但新毛病却多了,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压以及体重超标大军越来越壮大,很大程度都与吃得不对有关。”广东武警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记者留意到,此次纲要细致地提出了食物消费量目标,包括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的健康消费模式,控制食用油和盐的消费量等。

  纲要称,到202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00~2300千卡,其中谷类食物供能比不低于50%,脂肪供能比不高于30%。而本报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近20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西化”,我国居民的谷类食物消费量不断下降。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城市居民的谷类食物消费量仅约每天360克,农村居民则为400余克。“西化严重、传统五谷杂粮吃得太少是现代城市人群一大问题。”曾晶表示,远离“快餐”模式,回归传统餐桌很有必要。“临床发现,很多中年男性都存在脂肪超标的同时却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而不少年轻女性或因爱美,以至于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缺乏。”

  编者按

  “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类13公斤、肉类29公斤……”昨日,国务院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提出优化食物消费结构的目标。对此,有微博网友直呼“吃肉已经超标了”。有营养师表示,目前饮食“西化”,谷类消费应大幅加强。资本市场方面,有分析人士称,安全检测、基础食品供给保障、营养食物等三大类股票有望受益。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的目标

  食物生产量目标: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吨以上。

  食品工业发展目标:全国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

  食物消费量目标: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类13公斤、肉类29公斤、蛋类16公斤、奶类36公斤、水产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

  营养素摄入量目标:到202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00~2300千卡,其中,谷类食物供能比不低于50%,脂肪供能比不高于30%;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78克,其中,优质蛋白质比例占45%以上。

  业内观点

  食品行业短线仍有待观望

  记者留意到,就昨日资本市场反馈来看,除了个别相关概念股有较大幅度上涨外,其他大多反响不算强烈。“年前食品板块刚刚出现了一波下跌行情,这是因为国家对食品安全抓得越来越严,而消费者信心仍在恢复中,短期内行业仍有利空待消化,市场也有较浓的观望情绪;但长远来看,无论是此次的纲要还是其他政策、措施,都将有利于行业总体健康发展。”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分析认为。

  该人士表示,由于食品牵涉到千家万户,所以感兴趣的投资者仍可将目光放在三大领域:一是与安全有关的检测等方面,第三方检测相信会越来越红火,食品安全概念股包括华测检测、大恒科技、赞宇科技以及美亚光电等;二是基础的食品供给保障,包括北大荒、隆平高科、亚盛集团、丰乐种业等。三是营养食物领域,投资者应考察上市公司是否愿意主动构建自身质量保障体系,而非“被动”配合国家或行业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是所有食品企业的命门所在,即使成本投入大也应尽快完善,否则飞出一次‘黑天鹅’对自身品牌、产品销量以及股价的伤害都会巨大而持久。”

  实际上,近年来不少龙头企业日益“醒目”,积极按照行业要求完善自身体系,加强消费者信心。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表示,目前正实行全产业链质量管理模式,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升级;而据汤臣倍健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其引进了10多个国家数百台生产及辅助设备,配备了全球先进检验仪器设备。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