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明星基金“大佬”重返公募透露出什么信号?

2014年02月11日 09:15    来源: 金融时报    

  高国华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基金经理”。每到岁末年初公募基金业都会上演一波基金经理离职潮,今年也不例外。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告离任的基金经理已达32人次,基金经理离职又现小高潮。除了奔向私募,去年底以原华夏基金公司总经理范勇宏开始,公募基金业还掀起一场精英人才奔向保险(放心保)业的潮流。

  然而,与往年基金经理单向流出不同,近期出现的多个昔日明星基金大佬“逆流”回归公募基金业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来自基金业的消息显示,原南方基金投资总监王宏远已经加盟前海开源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前不久也宣布明星基金经理邹唯正式回归,重掌嘉实主题混合基金。

  从昔日“私募教父”赵丹阳阔别六年回归A股,到原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转战保险资管领域;从昔日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离开公募成立私募,再到此次王宏远的高调回归公募基金业——市场对于“大佬们”的关注和争议也由此展开。

  上海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过去在牛市中,公募基金主要流向为券商及私募,现在出现倒转或许代表熊市即将结束。王宏远即在近期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鼓励基金经理坚定做多,认为2014年大牛市将至。作为中国公募基金界的元老人物,4年前王宏远从南方基金离职加盟中信证券执掌自营部,在当时被看作标志性事件,即券商对投资人才的吸引力上升。

  “此次王宏远加盟前海开源基金,在业内看来是件好事,并认为这是证监会近年推行的各种改革措施吸引了他们回流公募基金行业。”一位基金业研究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说,王宏远回归的直接原因来自于基金行业的激励新政。2013年11月6日,前海开源基金公告称,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已于近日作出决议,拟将公司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加到2亿元,新增部分将由公司高管及投研核心团队认购。同时,前海开源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将优先考虑为基金持有人赚取绝对收益和持续正回报,把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留住基金持有人作为对基金经理的考核重点。

  相关信息也显示,新的激励机制对于公募基金经理的吸引力已经开始发酵,继王宏远后,原长盛基金专户投资经理罗大林、原长盛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刘静已于近日加盟前海开源基金公司。此外,包括中信证券自营部高级投资经理罗大林、原长盛基金公募基金经理丁骏、原中信自营部投资经理李东骞、原鹏华基金基金经理唐文杰、原国投瑞银专户投资经理叶戎、原中邮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徐立平等近期亦纷纷加盟该基金公司。

  近年来,公募基金人才流失严重,基金经理的频繁流动是当前中国基金业的一个很无奈的想象,各家基金公司频繁换将不仅影响了业绩的稳定,也形成了恶性循环。与此同时,随着基金业的快速发展,行业人才储备不足也导致了行业流动性大和基金经理的年轻化。如何挽留住人才这一基金行业最重要的资产,也引发了监管层和行业的关注。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基金公司共有基金经理817人,担任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限为2.74年,约四分之一从业年限不满1年。“每一任基金经理风格不尽相同,年轻基金经理管理经验不足,实际操作经验欠缺等,造成了基金风格很难持续,收益率差。”上述研究人士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如此之多的明星公募经理纷纷投奔,除了股权激励机制,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前海开源公司率先尝试的投研的变革。“目前公募基金公司传统的考核制度已不太适应现阶段市场的发展,我们在试行的是事业部制。”前海开源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执行主任罗大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业部制下,基金经理的业绩考核采取双“532”制。与传统的基金公司对于基金经理的考核则是仅考核当年业绩、仅看相对排名不同,“532”考核制的核心在于:一是打破当前公募基金仅考核当年业绩的规则,二是业绩考核不仅仅只看重相对排名。并不设置末位淘汰机制,鼓励基金经理更注重长期业绩表现,而非急功近利。

  “很显然,只要公募基金业体制和机制改变就能吸引人才,”来自基金公司人士认为,目前很多基金公司都已推出股权激励方案,再加上强大投研平台的支持,基金经理回归案例或将增多。“公募基金也在做积极的探索。比如政策同样放松了对公募基金公司的管制,公司治理上也给其预留了发展空间。当然,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认为。

  根据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达到30020.71亿元,相较于2012年末28661.81亿元的水平,增加了1358.90亿元,增幅4.74%。这是自2007年资产规模达到高峰后,公募基金再度达到3万亿元大关。公募资产的提升,除了依赖于去年大热的货币基金规模的增长外,监管政策的放松使得基金在非公领域的诸多束缚被解绑,相关业务成为不少基金公司实现业务突围的重要方向。上述研究人士也表示,在公募业,基金管理公司同样拥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运作已相对规范,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此外,基金子公司不断成立,与互联网企业的紧密结合正在展开,这证明基金公司正在努力转型,差异化发展、创新是未来公募基金公司提升自己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对于诸多明星基金经理的回归,王宏远解释说,众多优秀人才回流公募基金行业,主要是源于中国证监会前主席郭树清、现任主席肖钢任职以来推行的各种改革措施,也是源于前海开源基金的股权激励政策和灵活的考核制度。此外,资本市场可能到来的大牛市,也为他们回归公募基金业增强了信心。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