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经济增长持续领跑世界 无需担心硬着陆

2014年02月23日 07:14    来源: 人民日报     执笔:徐秀军

  经济增长持续领跑世界: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世界经济的稳步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初步测算,近10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0%。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陷入低谷。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克时艰,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50%。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各国经济总量排名中的位次快速上升,现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GDP初步核算数约为56.88万亿元,较上年增加近5万亿元。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达到7.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的数据显示,同期美国GDP增长率为1.9%,欧元区为-0.4%,日本为1.7%。

  2012年以来,受外需急剧下降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有所放缓,一些人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这一担心是毫无必要的。当前中国经济7.5%左右的增速,是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情况下的正常水平。这一增长速度是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与中国当前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相符合,不仅处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而且在世界上仍属较高增速。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将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正面外溢效应。据测算,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大约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可能超过4亿人次。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为处于中低速增长通道的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拉动亚洲经济的火车头:

  在亚洲空前的发展大潮中,中国的拉动作用越来越突出

  作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对亚洲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巨大建设性作用,形成了与其他亚洲国家发展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拉动亚洲发展。中国已成为拉动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经济的火车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首先带动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研究表明,如果不考虑中国经济,近10年来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下降的。2000年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额从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重要投资来源地。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额已超过中国与欧洲、美国的贸易额之和。在亚洲空前的发展大潮中,中国的拉动作用越来越突出。

  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加强各经济体间经贸往来,对于保持亚洲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一方面,中国积极推进同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实施,双方经贸往来更加活跃。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总额达442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8%,东盟跃升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的支持和推动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已正式启动。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进同亚洲国家的财政金融合作。2012年5月,清迈倡议多边化资金规模扩大1倍至2400亿美元,中国仍保持32%的最高出资份额。截至2013年底,中国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额约1.5万亿元人民币,为促进区域经贸往来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了强大支持。中国还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倡议。

  成为联系亚洲与外部世界的经济枢纽。长期以来,在亚洲地区的国际生产网络中,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东盟、日本、韩国处于分工链条的不同位置,这些国家向中国出口附加值较高的中间产品,而中国则承担最终组装工序,并出口到欧美市场。由于在亚洲生产网络中主要从事组装环节,中国成为联系亚洲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枢纽,既带动了周边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增长,也加强了亚洲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

  支持非洲经济发展:

  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务实合作,切实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中非关系源远流长,新中国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与非洲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新世纪以来,中非关系驶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务实合作,切实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为非洲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出口市场。2000年—2012年,中非贸易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由3.8%提高到16.1%。其中,非洲对中国出口商品占非洲出口总额的比例由3.8%大幅提高到18.1%。目前,中国是非洲最大贸易伙伴,非洲是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2013年,中国与非洲商品贸易总额达到209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非洲对中国出口额为1169.92亿美元;中国对非洲出口额为926.15亿美元。中非贸易总额、非洲对中国出口额以及中国对非洲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

  为非洲经济建设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非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连续下滑,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快速增加。2009年—2012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流量由14.4亿美元增至25.2亿美元,年均增长20.5%;同期存量由93.3亿美元增至212.3亿美元,增长近1.3倍。在投资总量扩大的同时,中国对非洲投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从传统的农业、采矿、建筑等逐步发展到金融和商贸物流等服务业部门。来自中国的资金巩固了非洲经济发展的基础,提升了非洲的竞争力。

  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帮助非洲改善民生。目前,非洲已成为中国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中国企业在非洲建成的大量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立交桥、铁路和港口项目,有效推动了非洲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同时,中国还在公共福利设施、医疗卫生、气候变化、人力资源培训、债务减免等领域为非洲提供帮助,努力改善非洲民生和提升非洲自主发展能力。

  为非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不照搬外国的经验和模式;又以改革开放的勇气和眼光,把握时代的新变化、新特点,顺应时代潮流,反对僵化封闭的思维模式和习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打破了西方模式的神话,为非洲乃至世界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和借鉴的发展模式。

  助推欧美经济复苏:

  中国的发展为欧美国家摆脱危机提供了支持和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经济元气大伤,欧美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下滑,经济与社会问题随之层出不穷。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并且在中短期内难以显著下降;二是常规货币政策失灵,只有借助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来提供流动性;三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失业率高位波动,社会问题频发。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欧美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大支持和动力,中国的发展为欧美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以切实行动帮助欧美摆脱金融和债务危机。2012年6月,中国决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430亿美元。这不仅有助于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为解决欧债危机提供了重要支持。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近1.27万亿美元,比2008年底增加近5415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美国的财政压力。

  中国市场是欧美当前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对欧美国家创造就业和经济复苏至关重要。2000年—2013年,中国从欧盟和美国进口商品总额累计达到2.57万亿美元。按照每100亿美元出口可以创造10万个就业机会计算,中国在此期间的进口为欧美各国直接创造了约2570万个就业机会。

  作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市场为欧美在华投资企业提供了丰厚回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公司中将中国列入其战略投资规划五大重点市场的占96%;61%的受访公司表示,它们在华业务的利润率高于或等于其全球利润率。欧洲企业在华的投资回报也是如此。欧美企业在华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成为支持欧美经济复苏和长期稳定的重要资金来源。

  (执笔:徐秀军)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