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4日的新三板全国性扩容,如一针兴奋剂,搅动了整个新三板市场,成交量一度暴增。然而,当扩容满月之时,该兴奋剂的药效已然过去,市场交投再度陷入冷清,恢复到扩容前。有分析指出,虽然新三板的交易可有三种方式,但真正能够引起市场质变的恐怕还是做市商制度的出世。另据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董事长杨晓嘉上周对媒体的表态,做市商制度将在今年8月正式推出。
成交量恢复至扩容前
新三板的扩容无疑是今年年初资本市场的大事。1月24日,近300家企业集体挂牌,将新三板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各路资本极为关注。尤其是明确了新三板转板事宜之后,甚至有不少专业机构开始寻找起新三板的转板标的。
交易数据是最明显的证据。据万得数据显示,1月24日当天,新三板成交量和成交额迎来2014年的新高,其中当日成交量1062.76万股,当日成交额6493.42万元。不过好景不长,集体挂牌之后,新三板的交投又日渐清淡,就昨日(2月25日)数据来看,新三板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41万股和268.8万元,这一水平甚至还不如1月份的大部分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从近期交易的个体来看,被交易的个股还是以扩容前的标的为主。据万得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共计有28只标的,完成过交易;从28只标的的挂牌时间来看,最晚是2013年12月25日挂牌的东电创新 (430362),交易时间为2月17日,当日成交了3万股。
静待做市商制度出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按照新三板的交易规则,新三板该有三种模式并存:竞价交易模式,包括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做市商交易模式;协议交易模式。之所以安排三种交易模式,是因企业类型较多,为适应企业主体的要求。据悉,具体采取何种交易模式,由挂牌企业与主办券商协商决定,选择之后即按照此种方式交易,同时还可以依照需求更改交易模式,但须经过股东大会认可。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做市商交易模式比较成功,而且也是提高交易活跃度的重要手段”,某券商关注新三板的分析师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做市商设定买价卖价,有买卖需求的投资者,都跟做市商交易,“买卖价之间的差价,即做市商的收益,这个制度能增强流动性”。
遗憾的是,目前新三板的做市商制度细则还未出台。据媒体报道显示,杨晓嘉上周表示,做市商制度将在今年8月份正式推出,将会对全部企业挂牌审核过程进行公开,但市场普遍关注的转板机制建设仍在研究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