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汇率暴跌导致股市大跌?金融衍生品亏损巨大

2014年03月05日 08:31    来源: 今日早报    

  最近汇率市场大幅震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是“6连跌”,昨日一度暴跌超过500点,全周跌幅创汇改以来的历史纪录,而股市最近也是跌跌不休。投资者不禁要问,汇率暴跌是股市大跌的原因吗?

  昨盘中最多暴跌500多个基点,一度失守6.18关口

  人民币汇率创汇改以来最大周跌幅

  跌、大跌、暴跌,本周的汇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演了“飞流直下三千尺”似的暴跌。

  从6天连续下跌,到单日最大跌幅创汇改20年以来最大跌幅,本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改往日的牛市步伐,出现了大幅调整的走势。人民币汇率本周下跌0.89%,创汇改后最大周跌幅。

  “虽然不能说人民币升值趋势已经扭转,但以往的单边升值趋势将会转向为双边的波动趋势。”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资深理财师丁志毅表示,未来人民币双向波动的特征正在进一步加强,波动的幅度也会更大。“从阻止套利资金流入角度看,对市场资金面肯定有一定的影响,对股市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即期汇率一度逼近跌停

  昨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1214,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10个基点。然而,在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却大幅跳水。

  隔夜市场上,美国最新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良莠不齐,加上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偏鸽派言论,使美元人气受到打压。由此,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小幅上调。然而在即期汇率市场上却出现了暴跌的一幕。据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于上午10点左右开始跳水,相继突破6.14、6.15、6.16、6.17和6.18关口,最低触及6.1808,一度逼近跌停价位。午后交易时段,人民币跌幅有所缩窄。

  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6.1450,盘中一度暴跌超过500点,人民币汇率周跌0.89%,创汇改后最大周跌幅。从今年人民币汇率最低点6.04至昨日盘中高点6.172,1万美元可以多换1320元人民币。

  汇率金融衍生品亏损巨大

  为什么在连续下跌之后,昨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暴跌呢?丁志毅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大量金融衍生品被迫止损有关。

  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称,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上的结构性期权产品规模巨大。该行亚洲外汇策略师估算市场上美元/人民币空仓(即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已达5000亿美元。这样大规模的套利交易使央行不得不考量背后的风险。除了人民币可交割远期(DF)、无本金交割远期(NDF)这样的传统汇率衍生品,从去年才兴起的“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在结构性期权产品组合迅速走红。摩根士丹利外汇部门主管称,这些合约在时间跨度及价值上千差万别。他估计2013年以来银行出售上述产品的总值可能在3500亿美元左右。“不排除人民币贬值导致一些合约触发自动止损点,从而令卖盘增加,投资者将因为被迫平仓而亏损累累。”丁志毅分析说。

  针对人民币昨天早盘的暴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分析认为,人民币下跌原因有三个,一是最近中国的出口贸易额下降,处于去年第四季度出口高峰后的淡季,这种出口贸易的差额影响了汇率走向;另外,前段时间楼市降价风波引起了市场担忧,产生了唱空中国的言论;而且投资者前期套利的资金,现在要获利回吐,再加上美国QE退出,资金回流,可以说,这次下跌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

  未来波动幅度还会加大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公布的《2013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报告》显示,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以及欧洲和日本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情况下,美元汇率可能阶段性走强。如果美元汇率进入升值周期,国际资本风险偏好将发生转向,可能会加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海外市场可能也会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针对汇率的连续下跌,外管局公开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是市场主体调整前期人民币交易策略的结果、“而这次汇率波动幅度与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的波动相比属于正常波动,不必过分解读”。

  “去年国家调控资金流动性主要是要靠调整利率水平,而未来使用汇率工具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丁志毅分析说,最近央行不断正回购,调整市场流动性,而对于外部套利资金而言,通过汇率手段来调整是很不错的选择,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人民币单边升值的趋势肯定会发生改变,市场更多的会呈现双边大幅波动的走势,而且波动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招商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称,人民币双向波动的特征正在进一步加强,预计月均波幅将从250-600个基点扩大到600-1200个基点。

  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同时股市也出现了调整走势,有观点把汇率大跌认作是最近A股调整的重要原因。广发证券指出,尽管市场利率仍在低位,但央行正回购力度加大,政策信号明显,加之节后现金回流趋于尾声,流动性或许已度过最宽松时刻。在多个新兴市场遭遇货币危机的背景下,人民币的波动给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