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去产能化已成共识,与“治霾”一样,化解产能过剩成为“两会”前的“强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材集团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副总裁、佳木斯北方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君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能给水泥行业的发展带来利好,但仅靠新型城镇化不可能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还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新的政策,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按照国家发布的化解产能的思路逐步地去落实责任。”
能提振水泥需求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激发新建住房增量,城市配套等基础设施等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据《金融时报》的报道,根据估算,我国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需要新增基础设置投资至少10万元,每年需要新增基础设施投资1.8万亿元左右,未来8年我国需要新增基础设施投资40多万亿元,并带动数额很大的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城镇化对于水泥行业的新机会,在赵君看来要冷静看待。“新型城镇化”远没有“4万亿投资”带来的刺激大。新型城镇化是稳定中求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推进的过程,有很长的路走。新型城镇化对这个行业的持续性发展是有好处的,但对于全国的水泥市场不能一概而论,地区基础设施好坏与水泥用量成反比。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水泥产业研究咨询部主任高智曾表示,目前,水泥行业总产能是30.7亿吨,我国人均水泥产能高达2吨,以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产能过剩。而水泥行业的盈利能力,自2011年达到历史的顶峰后便开始下降。
赵君表示,仅仅靠新型城镇化是不可能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的,还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新的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按照国家发布的化解产能的思路,逐步地去落实责任。
不要重复建设
赵君建议,化解产能过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重复建设,不要为了投资而投资。
根据国务院2013年41号文 “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方意见”和工信部的要求,今年正在修订的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将取消复合32.5强度等级水泥。赵君称很赞成修订标准,把达不到标准的水泥企业全部淘汰掉,提高产业集中度,实行规模化经营,这样产品的质量和企业效益都会提升。
针对目前水泥市场现状,赵君表示担忧。他说,2013年,很多地区水泥产能利用率不超过60%。很多不符合行业标准的水泥企业依然存在,这些都是导致水泥产能过剩的因素。他无奈地表示,有的生产线还在建。
赵君认为,在新的一年中,会通过大集团的联合重组的方式,遏制、淘汰、化解一批落后产能。“中国建材也承担了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的社会责任。”
赵君呼吁,产能过剩既浪费了国家的财富,又污染了环境,还造成行业大面积亏损。希望把化解产能过剩,控制重复建设的责任落实到省市这一级各个宏观调控部门。
对于 “2014年水泥市场是否能够趋好”这个问题,赵君表示:“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