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些参股或控股基金公司的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的陆续披露,基金公司当年盈利状况也渐次显现。从已经公布的基金公司盈利情况看,一些公司营收和利润出现恢复性增长,一改此前几年公募基金行业盈利下滑的势头。但中国日报网发现,以长盛基金为代表的基金公司虽然实现盈利,但从利润率的指标看,却出现多年的下降,显示出基金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减弱。
3月18日,国元证券(长盛基金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41%)发布201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营收为19.85亿元,同比增长29.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4亿元,同比增长63.29%。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创新业务收入对业绩贡献最大。与此同时,国元证券也披露了参股公司长盛基金的营运情况:长盛基金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3,151.69万元,与2012年的45,622.68万元相比,下降5%;实现营业利润15,922.93万元,与2012年的19,123.84万元相比下滑17%;实现净利润11,988.79万元,与2012年的14,195.07万元相比,下降16%。
“只关注净利润的绝对额增减变动不足以反映公司盈利状况的变化,还需要结合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例如,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快于净利润增长率,则公司的净利润率会出现下降,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在下降,相反,如果净利润增长快于收入则净利润率会提升,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在增强。所以,净利润率比净利润更能说明问题。”北京一证券分析师表示,净利润率又称销售净利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率。
中国日报网发现,2013年,长盛基金利润率为28%。其实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长盛基金一直是业内净利润率较高的基金公司之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该公司保守的风格以及股东对高利润的要求有关。”其2010年净利润率高达43%,超过行业前五大公司;2011年期其净利润率下降至36%,即便如此,这一净利水平仍处于行业前列;但随着利润大幅下滑,2012年长盛基金的净利润率下降至31%;时至去年底,这一比例再度下降。
“这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市场化的力量非常强大,每个参与者,每家基金公司都在博弈。”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看来,“越来越多的产品,越来越拥挤的渠道,引发的是越来越高的成本,越来越紧缺的人才,这是一个现实。从这个角度上看,以长盛基金为代表的基金公司虽然实现盈利,但市场的残酷竞争,令不少公司付出高成本,直至盈利能力出现下降。这或许就是一个洗牌的过程,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