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北京金融街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由于门槛低,被业内人士称作我国“真正的创业板”,在北京乃至全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2013年12月14日国务院公布扩容至全国后,“新三板”扩容神速。昨天下午,“新三板”对外披露,将于4月19日开始全网测试,测试通过后,市场的交易平台将从深交所的交易系统,正式切换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交易支持平台。预计今年5月份,独立的“新三板”交易平台就将上线。
截至2014年4月14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总量达686家,公司数量已大大超越深交所创业板公司。“新三板”公司总股本232.38亿股,挂牌公司平均市盈率为25.61倍,总市值1300.08亿元。挂牌公司平均股本为3387.47万股,平均市值为1.90亿元。
“新三板”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截至4月14日,挂牌公司完成37次定向发行,融资金额为6.10亿元,平均每次融资1647.69万元;挂牌公司股票合计成交0.94亿股,成交金额4.73亿元。2006年至今成交股数7.97亿股,成交金额39.29亿元。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融资呈现出三方面的新特点:一是挂牌同时发行次数多,二是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高,三是股权激励占比高。债权类融资方面,挂牌公司债权融资中90%是银行贷款,股份制商业银行(含上市城商行)是挂牌公司主要融资来源。
对于业内关注的新系统上线时间表,“新三板”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根据规划新系统软件开发和硬件环境建设已于2013年底完成。目前,针对所有券商的仿真测试已于2014年3月21日完成。根据仿真测试中收到的意见,“新三板”公司又对原有数据接口规范进行了补充说明和调整,并于4月14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支持平台数据接口规范》。
据悉,“新三板”全网测试将于4月19日开始,计划分三轮进行。全网测试期间还将穿插安排切换演练和应急演练。所有测试和演练结束后,“新三板”将组织全市场通关测试。通关测试通过后,市场的交易平台将从深交所的交易系统,正式切换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交易支持平台。
交易支持平台是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一期上线的交易支持平台将实现协议转让制度的有关规定,主要包括:单笔报价委托股数最低数量从30000股调整为1000股;增加自动匹配成交功能,对于价格相同、方向相反的投资者定价委托,如果投资者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人工点击成交确认,系统将在收盘时进行自动匹配成交。此外,调整结算模式,当日收盘后进行清算并办理股票过户和资金簿记处理,次日完成资金交收。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交易支持平台将分两期上线:5月份上线的一期将支持挂牌公司股票的协议转让、两网及退市公司股票的集合竞价转让等功能。做市转让功能预计将于8月份上线。
热点解读
1.个人500万元投资门槛短期不降
目前,“新三板”对个人投资者的门槛为500万元。去年修订后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细则,将自然人投资者的准入标准调整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对此,近期市场有传言称,“新三板”个人投资者门槛可能会适当降低。昨天,“新三板”公司回应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短期内不会调整。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多数是中小微企业,业绩波动较大、经营风险较高,需要投资者具备较强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新三板”相关负责人称,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符合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自律监管和风险防控的内在要求。对于自然人投资者,引导和鼓励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出定向或组合投资产品,达不到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自然人投资者,可以通过上述投资产品参与市场。
昨天,“新三板”公司同时披露,证监会近期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全国股转系统也正在制定挂牌公司优先股发行和转让的配套业务规则,针对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的需求和特点,对优先股发行与转让制定可操作性的规定。该业务规则将在制定完成并履行相应程序后,择机发布。
2.挂牌公司高管离职将被重点监控
处于创业期的企业高管,一旦企业做大却“功成身退”,兑现走人。这种现象一直在上市公司不断上演。但“新三板”公司还未上市,也出现了不少高管离职现象,有媒体称为“离职潮”。昨天,“新三板”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公司将被重点监控。
“新三板”方面表示,近期一些挂牌公司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出现变动,其中部分涉及辞职事项。“新三板”根据掌握的信息做了初步分析:就多数情况而言,由于挂牌公司大多处于发展初期且初涉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结构和规范运作模式尚在探索之中,董事、监事、高管的调整更多地是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规范性要求及公司生产经营变化的要求。
但是,管理层的稳定关乎市场预期的稳定。由于“新三板”公司属于非上市公众公司,因此对挂牌公司管理层变动高度关注并有明确要求。近期,“新三板”方面还关注到部分挂牌公司更换了审计机构,原因包括事务所改制、事务所合并、原审计合同到期、原审计机构过于繁忙等,对此同样表示“重点关注”。
3.已披露年报公司6.99%“打补丁”
目前正是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年报的时期,每年披露年报公司事后发现有错、为年报“打补丁”的现象高发。近期,有报道称“新三板”挂牌公司也出现了大幅更正年报财务数据的情况。
这种现象是否普遍,股转系统如何应对此事?
昨天,“新三板”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1月16日正式揭牌以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一直秉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对于事后审查中发现的信息披露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挂牌公司,要求企业发布更正公告。截至2014年4月11日,共有186家挂牌公司披露了2013年年度报告,有13家公司发布了关于2013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占已披露年报的挂牌公司的6.99%。
13家“打补丁”挂牌公司年度报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关的财务数据披露有误;遗漏年报的必要内容,如遗漏资产负债表、遗漏前五名客户收入情况、遗漏报告期内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等;相关事项的描述与事实不符,如关联关系、审计报告日期与事实不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