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列出一类最坑爹的基金,那非指数基金莫属。指数基金亏损了,投资者还不能够责怪,因为基金公司这个时候可以堂而皇之地回答你:指数基金是被动投资,跟踪相关的指数,基金公司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控制和指数的误差,所以亏损并不是基金公司管理能力的问题。
根据CHOICE资讯统计数据,截至今年4月15日,目前市场上共计有333只(分级基金单独计算)指数基金,其中315只成立于2009年以后,但亏损者居多。
具体为,2009年成立的29只股票型指数基金中,累计净值在1元以下的达到28只;2010年成立的45只股票型指数基金中累计净值在1元以下的高达41只;2011年62只股票型指数基金中亏损的依旧居多,高达43只。2012年之后成立的100多只指数基金中,因为指数多和市场涨幅较好的中小板相关,其亏损比例才开始大幅降低。
“指数产品本身是中性的,市场的走势完全决定了指数基金的业绩。基金公司谈不上主动管理能力,但是发行指数基金代表了基金公司帮助客户做了一个择时,但从这几年来看,择时非常之难。”某基金公司指数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而这在银行渠道人士看来,又是另一种周而复始的现象。
一位卖过多家基金公司指数基金的银行渠道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称:你现在能看到一个怪现象,基金公司都在拼命发行指数基金,发行的时候基金公司会给我们讲,现在市场处于低点,这个指数基金不错,然后就是这个指数基金的净值出现亏损,于是基金公司又开始筹划发行下一只新的指数基金,周而复始。
基金公司尽可以把亏损责怪于中国萎靡不振的证券市场,但是对那些实实在在亏损的投资者来说,除了这些正统的理由外,谁能给他们一个交代?
大比例长期亏损
“对那些因听我演讲去买指数基金而亏损的投资者,我是感到愧疚的。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指数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国的股市不像美国是单边上涨的,而且熊长牛短,这就使得和中国主流指数相关的指数基金,在大部分时段都是亏损的。
实际上,这个观点在2年多以前的2011年12月份,当时还是华夏基金执行副总经理(现为华夏基金总经理)的滕天鸣,在第十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股市牛短熊长,市场上共有131只指数基金,目前有105只低于面值,八成的指数基金是亏钱的。市场波动使做好指数基金难度增大。
滕天鸣表示,在中国股市的情况是“牛短熊长”,而且“牛短时波动值大,从998点到6000点只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从6000点跌到持续在2000—3000点的情况上面有了四五年的时间,这样很不利于指数基金的推广”。
在腾天鸣做出上述表态两年半后,再次查看这些成立数年的指数基金产品,其大面积处于亏损的状态依然没有明显改变。
根据CHOICE资讯统计数据,截至4月15日,在2009年以前成立的18只指数基金中,除了2007年11月成立的国泰沪深300指数基金和2007年7月成立的瑞福进取以外,其余17只指数基金的累计净值均在1元以上,而这些指数基金基本成立于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涨幅也多在100%到200%间。
而2007年以后成立的指数基金就显得惨不忍睹了。在2009年成立的29只指数基金中,除了于2009年9月成立、以中证500为标的的指数基金外,其余28只指数基金,无论是以沪深300为指数标的,还是以上证180、深证100、中证100等为指数标的,其指数基金目前均处于大幅亏损状态,亏损幅度大多数在30%左右。
这种状况在随后的2010年和2011年依然没有得到改善。指数的长期萎靡不振,使得这些指数基金目前的净值绝大多数在1元以下。随后的2011年和2012年发行的指数基金,截至目前的亏损幅度依然在9成以上。
而2013年之后发行的指数基金,由于是市场的热点,比如医药指数,比如TMT以及创业板等跟踪指数的指数基金,使得近一年来发行的指数基金亏损面有了下降。
“这个数据基本反映了指数基金的一个现状,除非你是2006年甚至以前买的指数基金,否则绝大部分都是处于亏损状态。这种亏损不但伤害了投资者也伤害了基金公司,最终伤害的将会是公募基金这个行业。”前述大型基金公司指数部人士说。
腾天鸣则表示,指数基金在美国其实不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70年代就开始有人尝试做了,但是美国的指数化投资真正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是在90年代,90年代的大牛市,而且是持续的牛市,让投资者通过指数产品赚了很多钱,从1993—2000年美国指数基金平均给投资者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回报。
“这个回报最后又形成了投资者持续地把这个钱放在指数基金里面,他们的规模增长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8%,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连续8年,每年差不多有50%的增长,这是非常大的增长。所以说赚钱是美国指数基金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指数基金大跃进
回过头去看,中国指数基金的正式大跃进始于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共计成立了29只指数型基金,比过去6年成立的总数还多了11只。
在2008年市场雪崩式的下跌后,2009年中国A股市场出现大幅反弹,由于基金经理对市场的判断谨慎,最终导致所管理的主动型股票基金,绝大部分大幅跑输当年的沪深300指数。这种情况下,指数基金毫无压力的得到了追捧。
以2009年7月成立的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为例,在短短3天之内募集份额就超过了200亿元,使得华夏基金提前关闭申购期。
监管层和交易所也在不同场合开始力推指数基金的发展。2010年3月份在沪港交易所联合主办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发展与风险控制”研讨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表示,监管部门将在强化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大力推动交易所交易基金发展。
姚刚说,与国际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中指数基金也取得了巨大发展。去年全年,监管部门一共批了包括ETF在内的29只指数基金,募集资金1433亿元,平均每只基金募集规模要远远高于一般开放式基金。同时,去年还推出了ETF联接基金,这改变了一直以来通过交易所购买ETF的情况,实现了通过银行也可以投资ETF产品。
而上海证券交易所时任副总经理刘啸东则公开表示,2010年上交所将继续从三方面稳步发展ETF市场,而在随后的8月份,刘啸东又明确提出,上交所的目标是打造20—30只ETF,建立3—4只“航母级”的ETF,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更多的不同风格ETF围绕在“航母”周围。
深交所相关人士在公开场合同样明确表示,大力推进指数基金的发展。
“对基金公司而言,成立指数基金的初衷是完善基金公司的产品线,完善各类型基金的布局,作为投资工具的提供者,公募基金公司希望在投资者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合适的投资工具。”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CHOINCE资讯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指数基金最多的基金公司为易方达基金,其旗下共有16只各种类型的指数基金(分级基金不同份额单独计算)。
“如果从产品险的角度来看,目前基本完成指数基金大中小盘布局的基金公司共计有三家,分别是华夏、嘉实和易方达基金。”前述基金公司指数部人士说,这两年传统的蓝筹指数基金表现低迷,一些创业板和其他行业性的指数基金表现还不错。
组合投资新玩法?
而对于目前指数基金亏损者众的局面,某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指数部人士在和时代周报记者交流时表示:目前指数基金已经陷入了一种非常艰难的境地,指数基金本身是中性的,但是或许基金公司可以做一点主动的事情。
“去年我们公司内部判断,大盘蓝筹会有10%—20%的涨幅,觉得蓝筹会有一些机会。但是没想到创业板涨得那么好。”前述人士指出。
而对那些长期持有的亏损者而言,“我发现有些投资者被渠道忽悠进来买入之后,有些人已经开始割肉赎回。这对投资者的伤害是特别大的。”前述人士进一步解释说,这些人没有投资的择时能力,更多的是听从渠道的投资建议买入的,亏损的钱很可能就赚不回来了。
“我们不担心机构投资者的流失,比如保险等一些机构投资者,他们往往有自己的市场判断和配置策略,以此来决定是赎回还是申购。如果他们判断市场机会不好,选择赎回了,那他们还会再回来,但是受过伤害的普通投资者就不一样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指数基金还处在亏损状态,这些投资者慢慢地会选择在亏损的时候彻底离场,他们很可能再也不碰这个东西了。”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公司指数部人士说,我们正在尝试做一些新的改变,在推一些指数产品的组合,尽力让指数基金投资者赚钱,或者尽力使其亏损额减少。
“我们是从去年开始做这个工作的,比如说现在货币基金不是很热吗,我们在渠道建议投资者将资金进行一个资产配置,比如说9成用来买货币基金,1成用来买指数基金,按照货币基金去年4%的收益率来看,指数基金只有亏损幅度超过36%,整个投资组合才会亏损,而这种几率只有2008年雪崩式的市场才可能出现。”前述人士说。
“一旦指数基金出现机会,则将大大增厚整个投资组合的盈利能力。因为指数基金的弹性非常大。”该人士说。
据其介绍,去年以来其部门进行了多种组合多种策略的模拟,但是由于风控则不便于公开。“实际上,对于指数基金的困局,有些公司已经开始展开行动,有各自的考虑,比如说易方达基金还专门搞了个易方达指数基金网,但是对整个行业来说,能不能最终突破困局,尚需时日。”
“如不改变的话,那真的只有死路一条。公募基金本身就是个资产配置的工具,必须回到本源上来,进行资产配置。”前述人士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