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骄阳,人影攒动,时下的午后虽还没到盛夏,但已烫热的空气让满街忙碌的人们显得有些躁动,也使应约前来的90后王中团略有疲惫。
见到记者后,她快人快语。“一个月工资怎么也不够花,这样的日子我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不得不重视理财,因为我还没有结婚,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自称“屌丝”的王中团笑着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小王以前是一个典型的月光族,自己从大学毕业后考入北京朝阳区某社区工作,尽管目前的工作还不错,但“若不合理计划、分配收入,每个月几乎要靠家里‘救济’才能度过”。她认为,自己是有些与众不同,但经常等父母“救济”使她萌生自己理财、自给自足的念头来。
客户自己的选择
说起理财,大家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让存款持续增值。他们究竟是如何选择的呢?
小王有自己的高招,即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小心选择。去年金价下跌时,她在建行买过实物黄金,也认购过1年5000元的小额理财。今年1月她还去华夏银行买了一笔起价5万元、收益6.3%、期限127天的非保本型产品。说起前一阶段热闹非凡的“余额宝”,她更是有说不完的话。为了凑够5万(据她讲,5是她的幸运数字),还向父母借了2万元,放入“余额宝”,现在因为收益破6%了,所以全部拿了出来。
为进一步证实心中的疑问,日前记者跑了几家银行,其中华夏银行、包商银行的理财场面有些特别。
在华夏银行通州支行大厅里,前来办理理财的客户络绎不绝。让记者略感意外的是,那些大妈走进大厅后,向客户经理要了一张“1周热销理财产品信息”单子,没几分钟就认购一项产品。她们只是简单问一下“保本型还是非保本型、最高收益”等,彷佛到菜市场购买日常物资一样。
“我经常来买这里的理财产品,时间长了也就熟悉了。”家住通州云景里小区的秦大妈说。在她看来,自己将余钱存放银行不如购买理财,这比定期存款收益高,也保险。她告诉记者,儿媳在民生银行工作,自己的理财观念深受儿媳的影响。有意思的是,“平时家里的钱都是儿媳管,我自己很少留存。自上个月买了一笔10万元的理财后,眼看就要到期了,今天过来看看,这期我还想买一笔10万元的‘增盈44号’。”她一边说,一边将产品信息展示给记者。
根据宣传单上的信息,此次“增盈44号”产品属于保本型,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认购起点10万元,期限为364天。“现在市面上的理财信息乱七八糟,有互联网的,有高利贷,那些收益高的吓人,我不放心。”她说。
去包商银行理财的李大爷也有类似的看法。记者与他交谈中发现,李大爷的理财水平明显高一筹,别看他是一位退休老职工,说起金融头头是道。如买基金,“先零存一年是1万元,然后买基金,基金是天天分红,涨到10%就卖,不要买老基金,每次都要买新发行的基金。”他说。
分散风险很重要
在记者采访的几位客户中,虽然他们对理财的风险有感性认知,但总体上感觉不深入。为此,记者还特意向华夏银行理财客户经理询问,银行是怎样告知客户风险问题的。据她讲,银行会向前来办理理财产品的客户出示一份风险评估问卷,在客户答题后,银行用专门系统进行测算,并告知客户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让记者不解的是,如果你自己不“盘问”,银行是不会主动详细介绍相关信息的,重要的是很多专有名词对普通客户存在认知挑战。
“在我办理过的银行中,招商的服务还是比较好的。”小王说。她也很无奈银行不能有针对性的告知自己风险相关知识。“不是每一个人都懂金融,了解潜在风险的。”
北京工商大学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理财形式别看是一片大好,但银行的风险服务意识还很落后,主动性非常低。作为一名普通理财者,她也时常“玩”,不过不是银行的产品,她目前独钟情于股票和基金。一方面因为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就是亏损一点对整体生活质量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自己经常研究风险投资,对目前的市场行情比较了解,选择产品时不至于胡乱跟风。
一位曾在投行工作过的理财专家也向记者反复提及一点,即分散风险。他表示,伴随市场上理财产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普通客户高度关注相关信息,但要想理好财,必然需注意几个问题。“其实理财是有窍门可循的,在密切注意市场信息,发掘好产品的同时,也可事先调配相关资金。”他说。
在他看来,目前其实很多人收入还是很低,但花销不低,很可能是月初手头充足,月底变负债。这就要求消费者有效控制每月消费额度,有意培养强制储蓄的好习惯。例如个人计划每月定存一定额度,再拿出一部分购买货币基金,每月购买,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不仅能随用随取,还可以作为个人生活费备用金。
他还建议,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投资股票风险太高,要想保住本金难度很大。不过市场上如人民币理财产品、基金和一些短期国债都是不错的选择,基本上能达到“无风险理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