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价量配合不佳,1991点的底部位置没有得到资金认可,大盘持续反弹的后续动力存疑。不过,近期政策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若宏观基本面能趋于稳定并出现回升,而且信用风险预期不再发酵,则大盘有望企稳,但市场风格可能将重新切换到小市值公司。
周三沪指盘中跌至1991点并创下4月15日调整以来的新低,随后出现了一波快速反弹,但全天成交量反而继续萎缩,并连续两个交易日低于500亿,这也是自2012年12月5日1949点以来首次出现这一现象。周四沪指和创业板指双双冲高回落,沪指更是收绿形成长上影线。从成交量来看,沪市连续7天成交量不过600亿,1991点的底部点位似乎也没有得到机构资金的认可,大盘持续反弹的后续动力存疑。而且反复的政策托底令经济调整周期不断拉长压扁,大部分上市公司只存在波段机会而无趋势性机会。
5月22日公布的5月份汇丰PMI预览数为49.7%,较上月回升1.6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显示经济增长有低位企稳的迹象。5月份内外需也同时好转,并带动生产动能回升。反映内需的新订单指数上升2.8个百分点至50.2%,回到扩张区间。内需有所好转不仅体现在新订单指数的扩张上,5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1.9个百分点,回到48.8%的收缩区间,反映需求的回升消化了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2.8个百分点至50.4%,反映企业补库存需求上升;5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3.8个百分点至52.7%的较高的景气区间,则反映外需也将继续改善。在内、外需求共同回升的带动下,5月份生产指数上升2.4个百分点,回到50.3%的扩张区间,显示工业生产可能环比企稳。尽管经济呈现低位企稳态势,但PMI总指数的绝对水平仍在相对较低的位置。而且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的放缓仍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并将给下半年的GDP同比增速带来下行压力。
政策面上,虽然没有大规模放松货币的可能,但央行启动再贷款工具定向投放等传言有政策转向全面稳增长的迹象。上周发布的127号文进一步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的规范,结合最近定向降准、央行住房金融服务等一系列措施,说明对于非标融资的打压和标准化融资的定向支持政策是相辅相成的。虽然货币政策总量放松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支持中小企业贷款、定向购买发行债券等定向政策等将可能成为稳增长政策的选择。5月21日,财政部印发了《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青岛将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今年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财政部此次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的动作表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政策正在逐步落地。从长期来看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偏正面,尤其对于解决财政危机,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以及减轻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均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对股市而言,从长期看,地方债务风险的降低有助于降低资本市场的风险溢价,政府信用体系的修复也有利于降低无风险利率。
近日,证监会关于创业板有两条重要信息先后发布,一是IPO办法和再融资办法的发布,降低了创业板首次发行上市条件、制定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规则;二是明确表示从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 100家左右,并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加大创业板扩容的速度和幅度,尤其在127号文对非标加大治理的背景下,鼓励企业更多地进行债券和股市融资也是降低融资成本,是提振经济的一个手段。再加上下半年扩容节奏的明确,市场预期得以稳定。且100家的数目仅为排队企业的六分之一,短期内IPO扩容的放缓为存量的上市公司制造了护城河,尤其是资金压力更大的中小市值企业。在竞争对手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都受到挤压的情况下,存量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再融资扩大自身相对优势,在有限的时间窗口里抢夺优质资源。在一季报的业绩风险期过去之后,成长股又进入新一轮无法证伪的阶段,且近期已经出现了超跌反弹的迹象,如果大盘能够企稳,信用风险预期不再发酵,则成长股还将有一波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