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7日讯(记者韦伟)如今的中国网民没用过迅雷的恐怕是极少的。提到下载,人们总会第一个想到迅雷。其在下载领域的地位,如同即时通讯软件中的腾讯,如同搜索引擎中的百度。但不同的是,相比于马化腾和李彦宏,迅雷的创始人CEO邹胜龙却显得低调不少,或许,这与他多年专注技术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初生牛犊不怕虎
邹胜龙有着良好的学业背景,他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2002年,他从美国回到深圳,和杜克大学研究生同学程浩一起创业。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意气风发的少年把公司的名字取为“三代”,意为海归创业者,张朝阳是第一代,李彦宏是第二代,而他们,就是第三代。不过,很快他们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并不了解中国互联网状况的他们,最初的方向是做分布式电子邮件系统,他们的技术听起来相当先进和配套:利用互联网分布性空间来存储邮件,结果是整个互联网最后都可能变成你的服务器。事实上,邮箱在中国是个普遍免费的业务,互联网公司似乎没兴趣为此买单。
于是,他开始了转战下载。产品命名为“迅雷”,意为“迅雷不及掩耳”,简单来说就是要“快”。然而这次也并不乐观,因为当时的下载市场80%的份额都被一个名为网际快车的软件占据。不过,迅雷凭借一个“快”字,迅速提升了市场份额。
据媒体报道,邹胜龙表示,他们当时对比了下和网际快车的差异,列出两百个需要做的事情,但时间不允许全做出来再推产品,只能先在速度上做到极致,然后再推出更新版本进行修正。
迅雷起飞的2004年,网际快车的侯延堂迷上了《魔兽争霸》,网际快车更新停滞,一个无厘头的机会给了迅雷发力的时机。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邹胜龙硬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不仅在下载领域做到了老大的位置。“在不容易向用户端收费的国内市场,培养了用户付费习惯。”他坦言,这让他觉得骄傲。
得与失都源于对技术的执着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中,不乏工程师出身的,邹胜龙也在其列,他把一行一行的代码敲成一个庞大的企业。不同的是,他对于技术的关注更胜其他创始人一筹。不难发现,在媒体面前他所提及的几乎都是与技术有关的内容。
由于技术的过硬,迅雷至今在国内市场上还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而它也是国内第二大付费用户平台。甚至许多业内人士评价,迅雷是培养国内互联网用户付费习惯的鼻祖。
据报道,在视频网站大量购买版权时,迅雷把大部分资金用在技术升级上,在其他视频网站接近倒闭时,迅雷反倒凭借用户付费、广告模式在盈利。他曾向媒体表示,让用户埋单并不难,能向用户提供别人给不了的服务是关键。
正如同硬币的两面,喜欢把技术做到极致的邹,也因为过于关注技术而错失了良机。
由于对技术的执着,邹胜龙忽视了商业化发展和企业品牌建设,错失成为腾讯这类巨头公司的最好机会。据悉,直到2008年时,迅雷的企业理念才从“改变人类”变成“商业模式探究”,而那时,一些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已经登陆纳斯达克。
而后,邹胜龙也开始重新思考,毕竟在一个全方位竞争的时代,或许技术只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绝不是全部。
如今,迅雷再次启动赴美上市,邹胜龙的第二次转型之旅是否顺利,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