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明令禁止”信托通道业务 信托公司转型任务艰巨

2014年06月06日 07:37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秦 炜

  2014以来,对于如何规范信托业的问题接踵而至。上周五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到了“规范同业、信托、理财、委托贷款等业务”。

  实际上,在此之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5个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127号文”),其中对买入返售业务的界定及规范,被认为对信托的通道业务进行整顿。

  单一信托占据半壁江山

  “通道业务主要是体现在单一资金信托上,监管层要清理通道业务,目的在于防范风险,防止系统性风险发生。”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表示。

  据本报记者统计,在2013年年报披露的数据中,68家信托公司中,62家信托公司的单一信托项目资金规模甚至大大超过“半壁江山”。其中兴业信托以41,304,986.00万元的规模居首,占总规模的93.6%;其次是山东信托,31,133,800.00万元,占总规模的84.9%;第三是中信信托,20,714,265.46万元,在总规模中占比68.7%。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单一资金信托资产管理规模8.15万亿,占总信托资产的69.28%。业内人士表示,信托业发展到如今的11.73万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银信业务的发展。

  一位熟悉信托业的法律人士表示,通道类业务的确是信托纠纷的高发区之一。通道类信托计划往往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金融机构之间的优势地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其中一类即是合作金融机构完全隐名的“非典型通道类”项目,这一类项目在实践中不在少数,银行虽然主导项目但却不承担任何风险,信托公司主管通道类业务,收取通道的费用,承担的却是主动管理型信托计划的责任,可谓“小姐的名,丫鬟的命”。此类项目一旦发生纠纷,往往会导致信托公司陷入举步维艰,有苦难言的尴尬境地。

  业务转型任务艰巨

  据本报记者统计,目前北京信托、大业信托、杭州信托、东莞信托、建信信托、外贸信托在内的六家信托公司单一信托规模占比在50%以下。信托公司的转型任务相当艰巨。

  用益信托首席研究员李旸表示,“127号文”将大幅影响通道类业务,银信合作2万亿元左右的资产规模将大幅缩减。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银信合作资产规模2.19万亿,占资产管理总规模20.03%。

  事实上,有不少信托公司尤其是实力较强的公司早已开始减少通道类业务。

  一位信托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由于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的争抢,通道类业务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使得不少信托公司减少了通道类业务。

  在通道业务受挫下,信托资产新增规模的来源构成已发生变化。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集合类信托资产新增规模摆脱了前几年一季度较低的情形,季度新增规模达到了3046亿元,比去年一季度有所增加,而单一类信托资产新增规模却从2013年一季度的13103亿元下降到2014年一季度的9875亿元。

  华宝证券研报认为,结合“99号文执行细则”等前期文件,“127号文”成为倒逼信托公司转型的最后一根稻草。信托公司长期依附银行表外信贷的业务模式将面临痛苦的转型。在未来大力发展自己的财富管理业务,回归信托业务的本质,专注真正的主动管理业务,是信托公司求生存的关键。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