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跨境电子商务增速迅猛 保增长同时要整合“三链”

2014年06月30日 09:50    来源: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受限于增长缓慢的清关能力和复杂多变的贸易政策,“小包多频”无法支撑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跨越式发展。寻求适合大额贸易和海外渠道拓展的新型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成为稳定进出口贸易、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增长迅猛,前景广阔。日前,Paypal(贝宝)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部分)交易额为1050亿美元,5年内有望达到3070亿美元。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子商务重塑了国际产业链条、转变了外贸发展方式,大大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跨境电商呈现主体多元、布局全面的发展态势。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2013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部分)交易额约为5425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大国。

  目前,除兰亭集势、敦煌网、大龙网、米兰网等专业外贸电商网站外,京东、阿里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都已经将目光关注到了海外市场。京东集团成立了海外事业部,阿里集团成立了全球速卖通平台、组建了国际企业事务部。大型跨境电商平台集合了海量商品信息库、个性化广告推送、智能化商品检索、口碑聚集消费需求、多种支付方式等功能,以流通渠道走出去为载体,承载我国的商品走出去、品牌走出去、货币走出去以及贸易规则的走出去。

  但也要看到,中国从跨境电子商务大国到强国,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根据欧美一些市场的现行政策,通过国际快递邮寄的货物进入本国时并不需要进行办理繁琐的清关手续,因此对于单次销售量少、体积小重量轻的货物,国际小包及国际快递成为跨境电商的物流首选,“小包多频”成主要流通方式。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受限于增长缓慢的清关能力和复杂多变的贸易政策,“小包多频”无法支撑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跨越式发展。寻求适合大额贸易和海外渠道拓展的新型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成为稳定进出口贸易、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抓手。

  从众多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历程看,电商“走出去”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文化阻隔、消费习惯、通关流程、物流建设、法律差异、监管障碍、品牌滞后等很多因素,制约着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走出去”进程,需要国家积极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从整合供应链、价值链、资源链的角度出发,大力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

  整合供应链。发挥我国制造业、货物贸易和在线零售的优势,联合电商供应链体系内的供货商和贸易商拓展国际市场,积极探索“走出去”路径与模式。推动跨境电商国际化进程,扩大“保税区+科技园区”模式,推广电子围网、绿色通关、打包通关、规模退税等,提高跨境电子贸易效率。

  整合价值链。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鼓励大型电商搭建跨境贸易平台,延伸海外销售渠道,布局仓储物流体系,以物流业务平台服务电商零售业务平台。鼓励在海外设立实体电商公司和本地化客服中心,为当地居民提供跨境支付、互联网金融、智能物流、售后等一体化服务。

  整合资源链。鼓励跨境电商采用“借船出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方式,与成功走出去的国内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整合海外仓储和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如推广海外仓模式,电商负责货源组织、海外配送及售后服务,合作企业负责品牌推广和渠道维护,有效解决本土电商“走出去”基础设施投入过大、推广成本过高等问题。

  可以说,中国电商,做大在国内,做强在海外,中国电商的未来,在于成为勇闯跨境电商蓝海的航空母舰。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