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政策“乌龙”风波,内蒙古呼和浩特近日正式调整房屋限购,打响了国内楼市松绑的第一枪。
业内人士分析,面对房屋存量可观,楼市成交量下滑,此前种种“救市”做法的市场影响有限,松绑能否见效尚待观察。
呼和浩特领跑楼市松绑
6月20日,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对外公布通知,呼和浩特房管部门将不再对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并允许外来人口在市区购买成套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实质上已等同于放开限购。此举被认为是国内首次公开取消房屋限购政策。
戏剧性的是,该政策出台的同时伴随了一场“乌龙”风波:6月25日上午,呼和浩特市房管处官网发布实施意见,呼和浩特正式成为全国首个公开取消房屋限购的城市。26日上午,该网站发表“更正声明”,称将“含二套住房”改为“含二手住房”,该文件继续生效。
在取消住房限购问题上,此前,国内多个城市也曾有部分放松。如南宁以实现北部湾区域一体化的方式放松限购,整个北部湾区域内北海、玉林等非核心城市的居民可在南宁购置房屋。
还有部分城市颁布取消限购令后,一经报道便撤回相关文件,如沈阳、铜陵等,天津、杭州、无锡等地则通过放宽落户条件、调整公积金贷款、降低土地出让保证金、建立大学生购房补贴等措施,变相适当地放松限购政策。此外,“规定严格,执行宽松”的现象也在多地屡见不鲜。
“救市”效果不尽如人意
据国家统计局6月18日公布的“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5月份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进一步增加,过半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出现了价格下跌。专家认为,依照之前部分城市案例,“救市”对二线、三线城市楼市影响有限。
比如,铜陵是全国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市区人口不到40万,5月初,铜陵市政府颁布文件,在住房公积金、契税补贴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
又如,也有的地方对居民购房采取税费补贴,契税优惠1%,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由30%降至20%,并且降低了公积金申请门槛,提高额度上限,且首付比例仅40%。“历史经验看,税费减免和降低首付比例是最有效的支持政策。”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说。
与铜陵类似,部分城市也有放宽限购举动,然而实行一段时间以来,效果并不明显,未带来预想中的“红五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救市”效果有限。
实际上,除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二线、三线城市的房屋库存量居多,房屋库存压力较大。据内蒙古房产网数据,呼和浩特每日房屋成交量不足百套,较低时期可低至个位数,房屋“有价无市”,房产存量较为可观,需长时间才能完全消化。
“救市”能否挽救低迷市场?
业界虽呼吁多年取消限购,但各地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呼和浩特此番首次出台明文规定,也是楼市差异化调控的体现。
根据今年3月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将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专家认为,报告中已明确差异化调控楼市的方针,提出了依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不同情况,借政策辅助之力,由市场调控楼市的指向。“根据各地地产市场的具体情况,出台力度不同的政策。但调控放松的大方向是确定的,且步伐正在加快。”管清友说。
安信证券研究员万知认为,目前商品住宅销量为仅低于2013年的历史次高值,预计由于库存继续上升的压力,房企降价放量成为大概率事件,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会在六七月份继续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