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
PSL既控制了货币总量,又切实保证了定向宽松的政策效果,是为“一石二鸟”的创新货币政策微调方式。不过是否能真的发挥其功效,还有待实践检验
自4月份以来,定向降准不断升级,在微刺激、调结构、稳增长的货币政策主基调下,央行的中国式调控艺术又将出新招———抵押补充贷款(PSL)。
作为央行即将创设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PSL与再贷款类似,但又存在本质区别。再贷款是纯粹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央行账目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风险,而PSL则需要以合格资产作为抵押,以一定的折价率和利息成本换取流动性。从央行资产的安全性考虑,再贷款在短期内仍可作为基础货币投放方式,而未来PSL将很有可能取代再贷款工具,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常规渠道。
央行创设PSL的另一考量,则是加快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的逐步转变。过去十年,基础货币主要是由外汇占款供给,央行只能被动供给而不能主动引导,造成了数量型工具调控体系为主的货币政策格局。如今,经常账户顺差和外汇占款大幅下降,央行终于能够重新掌握货币吞吐的主动权。
这来之不易的主动权,正是央行进行资金市场价格调控的前提。
其中的要义便是流动性紧平衡。如何使资金价格成为央行调控商业银行行为的“法宝”?如何使央行的利率变化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央行深知,经济整体不差钱,差的是结构、剩的是产能。将总体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高位,转用PSL等能够调控利率的价格型工具,不仅能够去杠杆、调结构,更为关键的是,偏紧的流动性能够提高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使央行的调控主动权得以有效发挥。
可以预见,PSL的推出和使用将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尤其是在“三农”和小微等领域,央行可通过较高的折价率和较低的利息率,让渡更多流动性,鼓励贷款资源向相关领域倾斜,达到政策定向支持的目的。
货币政策紧平衡下的精准调控,由此得以实现。
PSL不仅可以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结构微调能力,也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构建中期政策利率的重要载体。目前以Shibor、回购利率等为代表的短期利率已经充分市场化,而中长期利率尚且缺乏统一的标准。考虑到PSL将主要使用债券和中长期贷款作为抵押,因此可以通过PSL打造中期政策基准利率,引导中期利率水平,以此影响和调控长期利率。
我们认为,PSL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方面的作用更为精准和灵活。全面降准“一刀切”,无法发挥结构调整作用,而定向降准虽方向明确,仍无法确保资金注入银行之后的具体流向。PSL既控制了货币总量,又切实保证了定向宽松的政策效果,是为“一石二鸟”的创新货币政策微调方式。不过是否能真的发挥其功效,还有待实践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