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民营银行发售原始股、假借网贷名义诈骗……面对披着新“外衣”的各式非法集资,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监管更要及时跟进。同时,也要加大征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牢防范的根基
最近,一位经营投资公司的朋友四处询问投资民营银行的可行性。原来,另一家公司声称已经拿到民营银行的经营牌照,希望他们能尽快投入近千万元参股,并称已经获得工商注册。这位朋友听说已有工商注册,戒备心马上消除,就打算尽快投钱。
个人网贷平台近一两年来大量涌现。然而,在行业快速兴盛的同时,不少网贷平台公司开业不久即关门停业、恶意跑路。有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5家个人网贷平台卷款跑路,而且其中多数上线时间短,并非经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关门,而是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恶意骗款。
假冒民营银行发售原始股、假借网贷名义诈骗是近来非法集资涌现的新形式。非法集资披上各式各样的“外衣”,让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入陷阱。此前有相关部门称,当前发案数量、涉案金额等已经达到历年来第二峰值。非法集资频频发生,形势严峻,应当引起监管部门及投资者的警觉。
经济下行周期,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实业投资渠道收窄,不少资金希望寻求新的投资领域,找到高回报的投资方式。非法集资者正是抓住投资人的这一心理,以高回报作为诱饵,不断变换非法集资的“外衣”骗取资金。互联网就是非法集资的新“外衣”,躲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非法集资的手段更具隐蔽性,往往只要在网站上设计几个虚假的地址,编造几个成功借贷项目,就能迅速吸纳不少资金。一旦要卷款走人,只要关闭网站就能消失得无影无踪,让投资者求救无门。而且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快速传播,非法集资的不良影响快速扩散,甚至打破了传播的地域局限,影响甚广,危害也更大。
防范非法集资,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现在不少投资者看到“有工商注册”、“通过第三方组织认证”、“通过百度审查”,就认为有了保障,实际上这些认证都是“弱认证”,只是进行简单工商注册,或是说明此前没有存在不良记录。这些公司都是一些新注册企业,此前少有不良征信记录,而且所谓认证对企业的考核并不全面,也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当前真实运营情况,投资者不能以此为标准判断真假。有些非法集资承诺高额回报,远远超过目前的市场投资收益水平。试想,一个上线仅数月、开办不过几天的投资机构如何能有效控制风险、保证收益?在当前市场整体风险上升的情况下,对投资项目的考察更不应该仅仅盯住收益率,而要看清其风险管控能力。另外,投资者也要了解资金流向。监管部门一直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做好信息披露,告知投资者其投资资金流向。接受严格监管的银行理财产品尚且如此,投资者自己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更要了解清楚资金投资标的。
监管更不能缺位。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及时公布政策推进情况,比如设立民营银行的进展,让投资者获得充分及时的信息,不为虚假的投资机会所蒙蔽。另一方面对新非法集资形式的监管要及时跟进,比如对包括个人网贷平台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对平台的资金实力、风险管控能力、技术实力等都要设立具体标准,对日常运营、信息披露、经营行为等也要加强监管。此外,加大征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打牢防范非法集资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