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货币政策料着力利率调控 当前放松压力不大
下半年货币政策料着力利率调控
上半年金融、宏观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种种迹象表明,对经济走势不宜过度悲观,下半年货币政策或稳中求“立”,在保持总量稳定的同时加快利率调控框架搭建,加大价格型工具运用力度。
经济走势对下半年货币政策大幅度放松要求较低。我国经济是否真正企稳还有待观察二季度经济数据及此后表现,但从一些信息来看,目前不宜过度悲观。一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月初在湖南座谈时强调“不能轻视经济的下行压力”,而不是此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提法。二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4年第二季度例会认为,“经济金融结构开始出现积极变化”。可以看出,当前货币政策至少没有面临更大的放松压力,下半年政策较上半年可能不会有大的调整,总体仍将趋稳。
从信用方面看,目前银行信贷能力有所增强,总量宽松已成既定事实,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超过去年达10万亿元左右,助推M2实现全年增速13.5%左右的目标。由于前期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规模较大且再贷款款项逐步释放,银行信贷能力增强。6月新增信贷预计同比增幅不低,下半年银行贷款投放节奏将先快后缓。
财政政策逐渐发力,已与货币政策形成联动效应。财政支出加快使近期财政存款倾向于投放。有机构测算,6月财政支出加快可能使当月财政存款投放3000亿至4000亿元,是6月财政存款增量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今年财政存款投放的节奏可能会发生变化,到年底时财政存款增量可能会低于往年,因为财政支出节奏提前,这一变化也将对信贷投放产生影响,政策需提前做好准备。
下半年货币政策或稳中求“立”。其中的“立”将体现于央行搭建利率调控框架。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从直接调控逐步向间接调控转变。随着未来利率市场化、信贷规模放开,央行需考虑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引导市场利率。
在国内宏观金融环境中,央行在进行货币数量调控时容易引发利率大幅波动,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央行只有更多转向利率调控,才能更好地稳定市场对利率变化的预期,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及经济平稳运行。
国际金融危机后尤其是今年外汇占款增长趋势性减缓为央行利率调控创造条件。基础货币不再被动投放,使央行获得更多货币政策主导权,再贷款工具及酝酿推出的补充抵押贷款的运用在“定向输血”的同时本身也可起到利率引导作用。
(责任编辑:蒋柠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