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指数集体“跳水” 大宗商品“中暑”

2014年07月15日 08:4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7月以来,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中暑”现象:CRB指数持续下挫,累计下跌3.62%;BDI指数结束6月末的小幅反弹重回弱势,累计下跌4.24%;文华商品指数累计下跌2.65%。

  分析人士指出,CRB指数中占比较大的是原油,油价自高位单边向下滑落,是CRB指数回调的重要原因。BDI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海岬型船运费重挫,这与铁矿石或煤炭等商品价格、需求下滑直接相关。商品整体疲弱,市场分化明显:其一,呈现“工强农弱”格局。除部分如鸡蛋外,油脂、粕类、白糖等农产品纷纷大幅回调,工业品则跌幅相对较小;其二,工业品内部亦产生分化,铜、锌、铝等基本金属强势不改,以橡胶为首的石化产品颓势难改。

  油价回落 CRB指数持续回调

  衡量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全球最常用的标杆指数非CRB指数莫属。该指数是由美国商品研究局于1957年推出的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涵盖了能源、金属、农产品、畜产品和软性商品等期货合约,为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参考指针。同时,这一指数也是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因为商品价格的变动可以反映通货膨胀的状况。CRB指数的权重中,最初是农产品占比较大。为更正确地反映商品价格趋势,CRB指数历经多次调整,能源价格走势占比越来越重,目前原油在指数权重中占比为23%。

  2014年1月10日,CRB指数企稳并展开一波声势浩大的攀升,至6月23日最高上探至313.27点,创2012年9月下旬以来新高。但高位横盘数日后,该指数便单边大幅回调,7月以来累计下跌3.62%,回到今年2月下旬水平。

  “CRB指数中,权重较大的是原油。因市场对中东和北非供应短缺的忧虑减轻而导致原油价格出现高位回落,是CRB指数回调的重要诱因。”银河期货分析师赵先卫指出。7月以来,NYMEX原油价格同期跌幅为5.71%。

  而BDI指数,其自今年3月20日以来便处于下行通道中,最新公布的7月11日的BDI指数报814点,创一年以来新低。BDI指数是散装原物料的运费指数。由于散装航运业营运状况与全球经济景气荣枯、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关,该指数向来被视为全球经济景气的晴雨表,其持续回调也令投资者为商品市场的疲软捏了一把汗。

  “中国因素对BDI指数走势影响较大,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以及对于全球初级原材料的需求是导致国际海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该指数的涨跌与目前国内商品市场上几个大宗原料的价格上涨的曲线是一致的。”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指出。

  赵先卫也认为,BDI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海岬型船运费重挫,该型船舶通常运载铁矿石、煤炭等工业原料。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今年以来基本面供过于求现象较为严重,铁矿石、焦煤自去年上市以来双双持续下跌,累计跌幅分别高达26.99%和40%,这是导致BDI指数下挫的重要原因。

  商品分化 基本金属独领风骚

  单纯从国内商品价格波动看,7月以来,文华商品指数累计下跌2.65%。其中,工业品指数累计下跌1.37%,农产品指数累计下跌4.17%,工农分化明显,整体呈现“工强农弱”格局。

  “工业品强于农产品的原因是,一方面,全球经济二季度出现向好迹象。有色金属在度过一季度极端天气之后,美国经济二季度复苏明显,而中国政府的微刺激政策也帮助国内经济逐渐企稳;另一方面,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农产品库存报告显示农产品库存预估大于预期,并在月度供需报告中预计美国库存创纪录,且动物饲料需求预估降低,导致农产品价格遭遇重挫。”赵先卫表示。

  金瑞期货分析师林浩阳、李彪认为,“工强农弱”的行情或延续,主要原因是前期工业品跌幅已经很大,近期虽然仍有下跌幅度,但幅度预计比农产品要小。同时以螺纹钢、铁矿石为标志的工业品,有望在价格屡创新低之后迎来一波小幅反弹。

  尽管商品整体呈现弱势,但并不缺乏亮点,其中尤以工业品中的有色金属表现最为抢眼。沪铜自3月13日止跌反弹以来累计涨幅高达13.87%至6170元/吨,几乎呈单边上行格局,目前已重返5万元关口之上;沪铝则自3月21日启动反弹,至今涨幅达6.48%至830元/吨;沪锌3月19日以来累计反弹幅度高达11.18%或1650元/吨。上述品种期价走高,也带动了股票市场有色金属板块的积极反弹。4月28日至今,申万有色金属指数累计上涨12.41%。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许勇其认为,基本金属持续上涨的原因在于:欧美经济复苏加快,金属需求预期增加;国内微刺激政策以及央行定向降准、下调存贷比等宽松货币政策为需求增长提供了动力;从基本面来看,铝、锌、镍等金属受海外供应端收缩影响,国内上游原料供应日渐趋紧。

  单就“铜博士”而言,供应由过剩转而趋紧是其期价狂飙突进的主要原因。4月份以来,国内铜价除了受到正面的宏观政策影响之外,在供应端也表现出与其他金属不同的一面:上半年国内冶炼厂集中出口近20万吨的精铜,4、5月份两家大型冶炼厂检修停产损失部分精铜供应,国储4月在保税区收储20万吨,上述原因导致国内供应由过剩转为短缺。

  许勇其表示,受季节性需求淡季影响,目前国内金属现货需求普遍下滑较快。对于价格快速上涨的锌、铝来讲,大部分上游企业进入盈利状况,但并没有吸引上游加快供应,因此供应预期保持紧张的金属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

  但当前基本金属价格的阶段性上涨,并不能作为评判国内宏观经济强势复苏的依据。许勇其认为,周期类的大宗金属价格上涨,受供给端阶段性紧张的因素影响较大。而实际需求上,终端消费环比去年下半年有所好转,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下滑。在国内需求未实质性好转的前提下,金属走强不具备持续性,也不能说宏观经济已强势复苏。

  厄尔尼诺 发生时间或延后

  7月,诸多农产品迎来一只“黑天鹅事件”——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调整。基于厄尔尼诺天气的预期,棕榈油、白糖前期获得了较高的天气升水和资金人气,棕榈油走势也强于其他油脂品种,但目前天气炒作出现退潮。

  6月30日公布的美国农业部报告表示,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上调4%。“当前美国产区天气利于大豆生长,美豆优良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按照美豆当前种植面积和高单产的情况,新季美豆产量将比上年增加16%,丰收预期导致外盘豆类油脂市场暴跌,从而波及国内油脂及粕类市场。”广发期货分析师鲍红波指出,7月以来,豆油期价下跌6.57%,豆粕期价下跌14.17%,棕榈油、菜油、菜粕也纷纷大跌。

  “下跌反映了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发生较大转向。基于库存紧张、消费推动的农产品上涨行情发生激变,后期国内市场将处于消化库存阶段,国内的通胀压力也缩小。”鲍红波说。

  不过,深蹲也许是为了跳得更高更远。目前农产品相对于其他板块已是估值洼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四季度属于农产品的消费旺季,农产品价格通常有一定幅度的回升,但库存高企将制约价格反弹的高度。短期内如果厄尔尼诺真的来临,则将造就一批品种的重大投资机遇。

  但当时间进入7月的时候,厄尔尼诺似乎渐行渐远。当前天气变化趋势到底如何?世界气象组织、美国大气与海洋管理局、澳大利亚气象局近期都发布了相关报告。

  世界气象组织6月2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温度已经达到发生弱厄尔尼诺的阀值,但相关大气条件仍处于中性状态。概率上看,6-8月份始发厄尔尼诺概率是60%,而10-12月发生的概率为80%。发生程度上,很可能是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并很可能跟2009年至2010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类似。

  澳大利亚气象局7月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表明,2014年7-11月仍有发生厄尔尼诺的可能,有半数模型表明厄尔尼诺的始发几率在9月开始增强,而大多数模型的预测均显示南半球春季将会有厄尔尼诺的展开。但目前各种监测数据显示尚未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美国大气与海洋管理局最新月报(数据截至2014年6月5日)显示,厄尔尼诺在北半球夏季发生的概率仍为70%,而秋冬季节发生厄尔尼诺的概率则升至80%。发布于7月7日的最新周报表示,厄尔尼诺预警显示目前依然处于中性状态。

  整体看,权威机构仍然认为厄尔尼诺将会发生,但时间上或推移至秋冬季节。业内人士建议,届时可关注橡胶、棕榈油、白糖、玉米、小麦等供应受到影响品种的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 宋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