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央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5.74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12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狭义货币(M1)余额34.15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6月份单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同比多增2165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4146亿元。
“各项数据,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比较充裕,比市场预期略高,这反映出市场流动性比较充沛,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对稳增长调结构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7月15日上午举行的吹风会上对媒体表示,M2全年增速在13%~14%之间。
政策显效信贷结构改善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1.8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60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8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0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432亿元。
6月份的信贷增长超出了市场此前预期,而月末14.7%的M2增速也超过了今年13%的政策目标值。
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央行的定向降准和再贷款政策,此外央行的窗口指导也起了作用。
盛松成表示,上半年贷款增长较快,信贷结构明显改善。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加速增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1个百分点。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上半年增加2.14万亿,同比多增了762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
此外,小微企业贷款结构也有所改善。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了1.7个百分点。从余额讲,小微企业占所有企业贷款余额的29.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从增量看,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占企业新增贷款的32.5%,比一季度提高了2个百分点,比大型企业新增贷款的占比高了3.1个百分点。
另外,上半年涉农贷款余额增长了16.6%,增加1.9万亿元,同比多增91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的重要指标,农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24.4%,比去年同期高7.7个百分点。
解决融资难有赖利率市场化
根据央行数据,6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85%,比上月高0.29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89%,比上月高0.33个百分点。
尽管6月份市场利率水平有所上扬,但总体来看,银行间市场上半年利率水平总体稳定,在央行主动调控和商业银行的谨慎经营下,避免了去年那样流动性紧张局面的重演。
但由于受到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仍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我国的融资成本较高。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盛松成表示,金融市场的利率总体来看在全面下降,理财、信托,包括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都在下降,说明整体利率在下降。但是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下降要传到实体经济有个过程。他透露,人民银行抽样调查了1400多家分支机构,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利率比年初下降了8个基点,其中小型企业下降7个基点,微型企业下降了9个基点。
盛松成认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会导致利率上升,现在就是在经历这个过程。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利率就会逐渐趋于平稳,直到达到资金的合理配置。并且,“开弓没有回头箭,(利率市场化)是需要大力推进的。”
目前,我国各项管制利率中仅有存款利率尚未完全放开,这也是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一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多次在公开场合重申,利率市场化在两年内可以实现。
货币政策走向尚存争议
盛松成在吹风会上表示,上半年货币和信贷占全年60%左右,不用担心全年流动性太充裕。M2增速总体在合理区间,全年大致增速在13%~14%之间,社会融资规模18.5万亿左右。人民币贷款增量今年超过9万亿,可能会在9.5万亿左右比较合适。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多家业内机构预计,二季度GDP增速料将小幅改善,从一季度的7.4%升至7.5%,上半年维持在7.4%左右的水平。
杜征征表示,M2增速远超预期,但上半年实体经济对货币信贷加大投放的反馈不明显,货币政策正发挥效用,但效应打折。他指出,下半年定向降准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降息概率较小,财政政策力度可能适当加大。
“从积极方面来看,大规模的信贷和货币投放,应能进一步夯实经济企稳的基础,有利于三季度经济的表现,近期经济表现应不会太差。”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6月贷款和M2增速有过快嫌疑,有可能助长产能过剩和吹大债务泡沫。
刘东亮预计,三季度刺激政策频率和力度将会下降,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层面不会更松,甚至可能转向中性偏紧,定向央票等有可能再度推出。
对此,盛松成表示,“下半年央行不会因为短期数据收紧银根,会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而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则在日前撰文称,应当用当期举措引导长期预期,在当期政策的稳定性上下工夫,用“降税、降息、降准”的办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释放经济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