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松,清华大学硕士,曾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员、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中邮创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业研究员、中邮核心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中邮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现任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兼中邮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打破基金排名魔咒的80后基金经理任泽松
他是标准的80后,却连续夺取了2013年和2014上半年的公募基金业绩之冠,打破了公募基金“前一年牛后一年熊”的魔咒。这位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硕士,年纪轻轻就名动资管江湖。
他一身休闲装坐在中国基金报记者面前,对于外界的质疑,有时候显得满不在乎,有时候似乎又余怒未消:“有人说我集中持股是赌性十足,难道集中持股就是风险大,分散投资就没有风险?”
当上“一哥”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他说:“我还是我,生活照旧。”
他就是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的基金经理任泽松,他管理的基金2013年净值增长80.38%,2014年上半年又增长39.42%,连夺同类产品业绩冠军。
盛名之下,任泽松也承受着质疑:过于集中持有前十大重仓股,重仓创业板股票,年轻且没有经历过牛熊转换锻炼,运气太好,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这位对科幻小说《三体》尤为推崇的基金经理,会如何回应呢?
我一般是长期持有,但并非意味着死守不动
中国基金报:风水轮流转,上一年度公募冠军往往下一年就栽得很厉害,而你去年夺得了公募基金业绩排名年度冠军,今年上半年又是第一,你是如何打破这个魔咒的?你今年上半年重仓的主要是哪些品种?
任泽松:今年我买的主要是软件和医药。硬件这块渗透率的期已经过了,行业过了高增长期之后,毛利率不断在下降,比如触摸屏价格战打得很厉害。
我一般是长期持有,很少参与短期的主题概念炒作,基本上选一个股票就准备拿三到五年,看这家公司三到五年内的增长有没有问题,所以,我的换手率很低,今年上半年我就没怎么换仓。
但长期持有也并非意味着死守不动,今年一季度我也找了一些新的投资标的,对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组合贡献很大的几只股票就是我从一季度新上市的46家公司中选出来的。我们也会不停地去找新的投资标的,包括新股中业绩不错的,也会主动去调研。对于组合里相对不好的品种,一旦有了更好的目标,我也会把它换掉。
我只是寻找我看好的公司,管它在哪个板上市
中国基金报:你的风格是高度集中持股,作为一位职业投资人,你是如何给持有人分散风险、做好资产配置的?
任泽松:我的风格就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集中仓位、长期持有”。我为什么敢集中持股?肯定是因为我对这些公司经过了深入调研和详细了解,有了十足的把握,我相信它们是我能够从市场上找到的最好的投资标的,然后我才会去集中持有,并且我的重仓股每个月至少会去调研一次。因此,我对风险的控制是通过长期跟踪和调研去把控的。基金法有“双十”的规定,我买的股票都符合规定,我是尽最大努力把业绩做到最好。
中国基金报:创业板和中小市值股票估值都很高,你就不怕这种高估值的泡沫破灭的那一天?
任泽松:其实我根本不会去区分所谓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我只是寻找我看好的公司,管它在哪个板上市。只是我选的股票碰巧比较多是创业板股票,这并不是说我喜欢创业板,也许未来新股上主板发行的也很多,我会选择很多主板和中小板的股票。
如果仅仅按照估值去买股票的话,你就用电脑把股票的估值一排序,按照估值的高低买股票就行了,这样收益率会好吗?估值这个东西更多地是艺术而非科学。如果我能搞个定量的标准,那我把这个标准放在那儿,然后休假一年再回来看看不就得了?对每个公司价值的判断,就像画家画一幅画一样,你需要有灵感,需要一些独特的判断。可能别人觉得40倍的估值贵,但在你这里可能50倍都不贵。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成长性,给的估值当然就会不一样。
从这两年的行情来看,市盈率(PE)这个指标已经不好用了,用市值空间来判断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投资价值更好。京东在美上市,它没有盈利,你怎么给它定PE?亚马逊十几年没有盈利,股价年年创新高,你怎么给它定PE?互联网企业前面三到五年都是烧钱的时候,你又怎么给它定PE?不同的宏观经济条件和流动性背景下,市场对不同的行业和股票给予的PE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企业市值空间未来三到五年内可以翻5倍、10倍,即便现在估值是30倍、40倍,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主要看的是:这个行业怎么样?这个公司在所在的行业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它做到相应份额的时候应该有多大的利润?它有这样利润规模的时候应该有什么样的市值?它现在又有多大的市值?
调研前必须对上市公司及所在行业有足够了解
中国基金报:听说你调研非常频繁,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北京呆,你调研时主要考察哪些指标?如何防止被上市公司高管“忽悠”?
任泽松:除了周末,我确实是大部分时间都在调研上市公司。调研上市公司的时候,你要通过行业、上下游的情况,以及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去验证、去证伪。
调研时我主要考察的是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情况以及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包括公司的战略规划。多跟上市公司的高管聊天,就会有很多独特的感觉。对投资标的风险的把控,就是通过这种不停的调研进行的。去之前至少要对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和所在的行业有个五六成以上的了解,这样才有对话的能力。长期下来,调研的上市公司多了,调研者也可以给上市公司提很多意见和建议,包括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把公司做得更好。只要你够专业、案头工作做得够好,上市公司的高管还是愿意和你聊的。
中国基金报:你现在重点调研的主要是哪些行业?
任泽松:我主要调研通信、传媒和科技(TMT)和医药行业,也有节能环保、机器人等行业,医药里面我更看好医药中间体和药用辅料类企业。目前政府有决心进行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那么新兴经济就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时机。为什么2012年底股票市场开始上涨?那个时候上市公司业绩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啊,但实际上股市的上涨跟新一届政府的上台有很大关系。新一届政府一上台就表明了态度,而且一步步给人以信心,包括厉行节约、禁止三公消费、简政放权、推动新兴经济发展等。如果中国未来有一批中小企业能够发展起来,我们做投资的也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收益。
我赶上了一波“风起来”的时候
中国基金报:你是1984年生人,标准的80后,年纪轻轻就当上“一哥”的感受如何?
任泽松:我整体上心态还是不错的,老老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去年拿了公募基金业绩排名第一,媒体上的质疑很多,我只能靠业绩来反驳质疑了。做投资就是不停地给持有人挣钱,其他真的无所谓。一两年业绩优秀说明不了什么,巴菲特做了五十多年的投资,才能成就一个传奇。很多人也说只是这两年的市场风格适合我,没准哪天市场风格一变,我就不行了。我只能说,等着看呗!
中国基金报:你真正进入投资这个行业也就是2009年的事情,也就是说你从事投资的经历不超过五年,但少年得志、一战成名,有机构利诱你挖你走吗?你又如何看待你目前的成功?
任泽松:中邮基金目前对基金经理的激励机制非常市场化,我觉得呆在这里挺好的。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我管理的基金能取得更多更好的收益回馈给投资者。
我最近一年多业绩比较好,跟现在的宏观经济、行业发展轨迹确实有很多巧合。我入行的时候就研究医药行业,看了半年,然后去研究TMT,去年到现在涨得最多的是TMT和医药。我管理的基金是战略新兴行业基金,投资的也主要是TMT和医药,而我大学学的又是生科,资本市场这几年又认新兴行业,这些因素凑在一块了,我赶上了一波“风起来”的时候。如果把我放在2006年、2007年的市场,当时钢铁、煤炭、地产涨得厉害,这些我都看不懂,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业绩。
中国基金报:听说你不买房,而且喜欢手游,果真如此吗?手游和做投资可以扯上半毛钱的关系吗?
任泽松:为什么要买房呢?我也买不起房。我只是觉得买房子的收益这两年远远没有买基金的收益高。我买了我自己管理的基金产品,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收益。
我哪有时间玩游戏?我已经很久没玩游戏了,如果有时间,我还不如去跑步、健身、打球。不过,我倒是喜欢看科幻小说,它可以启发你的思维。给你推荐《三体》,一共有三本,一天看完,会完全颠覆你对人生和宇宙的认识。
任泽松如是说
我为什么敢集中持股?肯定是因为我对这些公司经过了深入调研和详细了解,有了十足的把握,我相信它们是我能够从市场上找到的最好的投资标的,然后我才会去集中持有,并且我的重仓股每个月至少会去调研一次。
我根本不会去区分所谓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我只是寻找我看好的公司,管它在哪个板上市。
我主要调研TMT和医药行业,也有节能环保、机器人等行业,医药里面我更看好医药中间体和药用辅料类企业。
去年拿了公募基金业绩排名第一,媒体上的质疑很多,我只能靠业绩来反驳质疑了。做投资就是不停地给持有人挣钱,其他真的无所谓。一两年业绩优秀说明不了什么,巴菲特做了五十多年的投资,才能成就一个传奇。很多人也说只是这两年的市场风格适合我,没准哪天市场风格一变,我就不行了。我只能说,等着看呗!
记者手记
任泽松印象:他不在调研,就在去调研的路上
中国基金报
出名要趁早,这是海派文学代表作家张爱玲的名言。对于年仅30岁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经理任泽松来说,去年拿下公募基金业绩冠军时,年仅29岁,一时间名满江湖,出名可谓早之又早了。
难能可贵的是,任泽松似乎并没有为名所累,而是一如既往地专注于自己的投资。中国基金报记者几次联系采访任泽松,中邮基金相关人士的答复常常是“在外调研”。除了周末,任泽松多半是“正在调研”,或在去调研的路上。任泽松说,他不懂技术分析,与其坐在办公室,还不如出去外面跟上市公司的人聊聊天。
很多时候,职业投资人要么过于纠结于盘面的走势,K线图的上蹿下跳就是他们的心电图;要么以调研不到核心的东西为由,或者见不到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而作罢。任泽松的感受是,调研就必须找到上市公司里“说话算数”的人,否则调研的效果就大打折扣。而在调研之前,任泽松会做大量的案头工作。他认为,肚中有货、真正专业的投资人去上市公司调研,不仅仅是向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索取”信息,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调研者也会给上市公司高管提供很多有用的建议和意见,调研者和上市公司的高管就会成为朋友,一回生二回熟,及时而有效地跟踪上市公司的最新进展,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看来,调研上市公司,最核心的还是“专业”二字。
一旦基金经理夺取年度业绩之冠,各种荣誉和掌声纷至沓来,自我膨胀和忘乎所以也很容易“顺理成章”。不过,任泽松这位在很多年长的持有人看来还是毛头小伙子的明星基金经理,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自己就是一位专门做投资的人,最大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尽可能地给持有人多赚钱。
股票市场上从来不缺聪明人,真正的职业投资人,需要勤奋,更需要淡泊名利的平和心态。专注加专业,或许应该是成为成功投资人的不二选择。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无法同时做到专注和专业。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