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之后,珠江-西江经济带成为经济结构调整中又一个备受瞩目的重点区域。
7月上旬,国务院正式批复《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批复提出,要努力把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
北京邮电大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茶洪旺认为,珠江-西江经济带是从国家层面打造区域发展的新棋局,是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腹地。
涵盖广东4市广西7市
早在2003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就曾提出“泛珠三角”的概念,涉及珠江沿线广东、广西、江西等9个省区,外加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泛珠三角”并没有发展成为令人侧目的经济区。茶洪旺说,经济带的发展需要在国家战略层面,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地优势和国际市场背景,提出清晰的产业方向定位。
本月7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湛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率领的考察团举行座谈。胡春华提出,广东与东盟贸易往来紧密,广西是中国对接东盟的 “桥头堡”,两广要共同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在此次规划中,珠江-西江经济带覆盖着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4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7市,区域面积16.5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5228万人。
这一区域掌握我国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一头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一头是资源丰富的西南腹地。然而,不论是广东四市还是广西七市,珠江-西江经济带所在区域均不靠海,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茶洪旺认为,珠江-西江经济带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可以加快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开创更高层次的合作方案。这一构想首先建立在两广的互补性上,“通过广东的技术、资金、人才优势,带动广西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打造南方新棋局
进入2014年,国家层面先后提出了几大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此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也备受瞩目。
在今年6月份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透露,珠江-西江经济带一旦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在南方地区将形成由长江、珠江两大国家级战略全覆盖的新的区域发展格局。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将共同组成北、中、南地区的三大龙头。广西的北部湾经济区,以云南为桥头堡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都有望统筹在珠江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
目前《规划》的正式文本仍未发布,但从已有信息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同样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头戏。近日,广西印发《关于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这一方案计划实施12大类166个项目,总投资逾6300亿元。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一部分。
茶洪旺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通过经济带规划拉动投资,可以培养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不过,他提醒,经济带不是目的,而是区域开发的手段,“经济带发展不能仅以投资为重点,不能单纯以投资项目来考察经济带,而要看经济带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纵观以往各个经济带的发展,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数。茶洪旺分析,主要原因首先是行政壁垒难以突破。“由于经济带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往往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
茶洪旺一再强调,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务必吸取以往经济带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他说,经济带既是深化经济改革的产物,也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要实现一体化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打破区域利益格局。
打破行政壁垒,是为了形成统一的规划和政策,茶洪旺认为建立起统一、协调的财税、投资、开发、金融、环保政策是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