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吸储能力先天不足值得重视
■左 右
存款保险制度未成型,民营银行破土而出。毫无疑问,三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是推进金融改革的一项具体任务,其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的务实初衷值得点赞。
目前,流动资金贷款是小微企业主要融资工具。但在银行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中,还存在期限设定不合理、业务品种较单一、服务模式不够灵活等问题,影响小微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有时甚至导致小微企业需要通过外部高息融资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同时也不利于银行了解借款人财务和经营状况,掌握贷款真实质量情况,加大了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民营银行能够定位于向小微企业“输血”,这将惠及民营银行所在区域小微企业,这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然而,由于民营银行恰逢经济下行、结构调整以及利率市场化等背景因素共存,同时面对原有3954家银行业法人机构以及20多万家分支机构,其市场空间已经被高度挤占与细分。
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资金这一特殊商品,而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其吸收的存款,这种负债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正常经营是建立在良好的信誉的基础之上的。或有人认为,民营银行机制灵活,没有历史包袱,赢利能力强,从而能很快树立起良好的信誉。但事实并非如此,正由于民营银行规模小,资本少,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尚未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以及民营银行未获得信用基础的情况下,民营银行难以在短时间内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因此,民营银行的吸储能力将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
笔者以为,在利率市场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民营银行吸收存款同样需要付出资金成本,放贷同样需要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因此,民营银行这一“襁褓中的婴儿”,既不需要特别倾斜的政策环境,更不能被冠以解决小微企业的“法宝”,而是需要公平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