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QFII先知先觉 大举布局传统蓝筹股

2014年08月04日 10:21    来源: 中国基金报    

  截至上周六已公布的上市公司半年报中,有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QFII身影,其中多为二季度新进驻或增持。除了在二级市场布局蓝筹外,一些QFII也通过参与增发的形式大举投资绩优蓝筹股。

  证监会上周表示,将加快引入QFII步伐,QFII额度将从800亿美元扩大到1500亿美元。市场人士认为,此举将利好QFII长期重仓的格力电器、伊利股份、贵州茅台、海螺水泥、美的集团、双汇发展、上汽集团、青岛啤酒等传统优质蓝筹股。

  在7月蓝筹行情启动前,先知先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已布局传统低估值蓝筹股。未来QFII额度的持续增长,对QFII青睐的优质蓝筹股如格力电器、伊利股份等将形成长期利好。

  截至上周六已公布的上市公司半年报中,有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QFII的身影,其中多为二季度新进驻或增持。如汽车玻璃行业龙头福耀玻璃,瑞士银行二季度新进买入2011万股,持股市值达1.69亿元;比尔及梅林达?盖茨信托基金会二季度大举加仓500万股,二季度末总持股量增至2213万股,市值达1.86亿元。7月以来,福耀玻璃股价上涨了18.93%。

  其他蓝筹股方面,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旗下HCM中国基金二季度新进入洽洽食品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持股264.69万股;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以72.19万股持股量进入江苏神通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高盛国际资产管理公司旗下高盛国际中国基金二季度增持118.99万股海鸥卫浴,二季度末持股650万股,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挪威中央银行增持141万股鱼跃医疗,总持股量增至702.3万股,为第八大流通股东,二季度末持股市值达1.7亿元。

  与一些QFII动辄上亿元重仓单只个股不同,东方汇理银行采取了分散持股的策略,二季度新进入华东科技、鹏翎股份和金牛化工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但持股市值均未超过800万元。

  二季度创业板表现不俗,也有QFII新进创业板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淡马锡富敦投资有限公司买入回天新材393万股,持股市值近6000万元,近一个月该股因筹划重大事项持续停牌;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二季度进驻安科瑞,成为其第一大流通股东。

  除了在二级市场布局蓝筹外,一些QFII也通过参与增发的形式大举投资绩优蓝筹股。全聚德日前发布的增发结果显示,IDG资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旗下IDG中国股票基金斥资2.5亿元,认购全聚德增发股份1810万股,增发完成后,该QFII成为全聚德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5.87%。中信证券国际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则参与了东华能源6月份的定增,动用资金1.15亿元。

  证监会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继续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引导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加快引入QFII步伐,QFII额度将从800亿美元扩大到1500亿美元。

  上周,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QFII额度信息显示,7月份新增投资额度1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亿元。截至7月30日,QFII总投资额度为578.98亿美元,距离1500亿美元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市场人士认为,如果QFII额度增加近一倍,将利好QFII长期重仓的格力电器、伊利股份、贵州茅台、海螺水泥、美的集团、双汇发展、上汽集团、青岛啤酒等传统优质蓝筹股。

  沪港通热浪滚滚 海外资金看多A股进场盘踞

  目前,QFII额度约3500亿元人民币,RQFII约2500亿人民币,而沪港通额度为3000亿元,三项累计将达9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目前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10%,海外资金对A股的影响力将会增加。

  香港的机构投资者正在感受着越来越热烈的沪港通热潮。

  “近一两个星期我们每天都接到很多来自保险公司、各种机构的电话,咨询RQFII额度的情况,这是之前从未遇到的情况。”香港一家大型券商资管负责人表示。

  “境外投资者对A股兴趣高涨。”美国资产管理机构联博香港公司副总裁林仁和对于沪港通的热潮也感触颇深,他介绍,该公司的机构客户对中国A股的兴趣明显增加,不少具有QFII额度的海外机构与联博商议投资顾问事宜,预备进场投资;而他在台湾也发现,当地对A股的兴趣超乎想象。

  瑞银证券在其发布的研报中表示,6月中旬以来已拜访过100多家机构投资者,其中美国有超过50家,香港34家,几乎所有境外投资者对沪港通都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海外力量看多A股多重因素吸引外资

  据悉,目前海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的渠道包括QFII、RQFII以及公募基金专户等。上述券商资管负责人介绍,近期投资A股的海外产品表现非常活跃。上周五,当前市场最大的投资A股的实物RQFII ETF产品南方富时中国A50 ETF,成交额达到36.53亿港元,居沪港深三大交易所全部股票和ETF产品成交量之首。

  同时,从全球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数据来看,全球资金也在竞相进入中国股票市场。上周,流入中国股票基金的资金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累计流入资金达到14亿美元。

  A股尤其是蓝筹从去年来一直疲弱,蓝筹股估值一直难以提升。记者从多家海外机构了解到,他们对于A股和H股估值较低、形成全球一个估值洼地的判断较为一致,但对于蓝筹股是否还会更加便宜这一点存在较大分歧。

  上述券商资管负责人表示,尽管沪港通实施时间表没有最终确定,但是海外资金认准了10月中旬沪港通将会开闸,而且近期基本面情况和微刺激政策出台效果都基本令人满意,稳增长的刺激也比较到位,业界认为A股不会再便宜了。同时,政府大力反腐“靴子落地”,市场一直担心的不确定性因素缓解,在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促成了海外资金开始集体发力进入A股市场。

  林仁和也认为,是A股估值低、改革蓝图日益明朗、经济数据转暖以及沪港通的催化等多种因素促成了此次行情,近期A股的快速上涨是对市场超跌的快速修复。最重要的是,他认为A股市场很长一段时间股票的估值和股价有脱钩的现象。实际上,上市公司盈利还是有比较平稳的增长,尽管今年对盈利的增速有下调的趋势,但明年的预测可能还是会出现反弹。

  沪港通空间广阔潜在影响或被低估

  瑞银证券认为,沪港通意味着全球投资者可以交易在上交所上市的568只股票,不同于QFII和RQFII在申请时间上和规模上的不确定性,沪港通更加市场化,同时额度也比想象中的大。

  瑞银证券的数据显示,目前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主要通过QFII和RQFII,QFII额度大约3500亿元人民币,RQFII大约2500亿人民币,而一次性获批的沪港通额度为3000亿元,三项累计额度将达到9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目前A股自由流通市值9万亿元的10%,海外资金对A股的影响将日益显著。

  瑞银表示,有6个类型的沪港通A股标可能受益,分别为A股/H股折价较大的股票、估值显著低于相应港股或全球同行的标的、国内不太注重的高股息率股、白酒、内地媒体等A股独有股以及高成长性和市场份额全球领先的个股标的。

  林仁和则表示,作为机构投资者更注重长期价值投资,这与沪港通中A股标的偏大盘蓝筹风格更为契合。他看好汽车、家电等估值合理的消费股,以及估值合理的地产、银行和受益于改革政策的个股。

  QFII开打进攻牌 重新布局金融地产

  行业布局:提前4个月布局银行保险

  QFII对于宏观政策周期历来敏感,对周期股的配置也颇有心得,这一点从本期投资月报中可一览无遗。

  根据我们对几家著名的日系和美系QFII基金的跟踪。早在今年3月末,他们已开始对于金融股进行系统性增仓。相比整个市场的其他机构足足早了4个月。

  以一家著名的日资QFII机构的组合配置为例。3月底,该机构的银行配置比例为23%,相比前一个月大举增仓4个百分点。这次大举买入也中止了其为期一年的减仓之路。此后,该机构以每月1~2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银行股和保险股的配置,至6月末,其在该板块的配置上已经越过30%,达到33%。除此以外,该机构还同时增仓证券类个股。至上半年末,其在证券股上的配置也已经达到了7%,其对金融股的配置接近40%,不仅领先于其他QFII机构,领先与沪深300指数配置,与A股基金相比,更是超配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公募基金的金融股配置仅为3.62%,低配于基准指数20%的常规比例。

  也就是说,在A股基金彻底低配金融股至历史最低位时,QFII基金已经默默地提升了其对金融股配置达到历史高位水平。两个机构群体“相向而行”的态势,颇令人寻味。

  除了日系机构外,一些美系机构的配置作风也很接近。组合数据显示,一家美国大银行下属的QFII基金,几乎和日系机构同时提升了对金融股的配置。虽然总体配置比例没有日系机构那么激进,但该美系机构的配置思路也相当接近日系机构。

  行业配置数据显示,美国银行机构的金融股配置低点,为3月末。当期,金融股占该基金净值的总和为25%。但半个月后,该机构的金融股配置比例达到了26.2%,2个月后达到了29%,提升速度非常之快。

  从具体操作来看,美系银行追捧周期的意味更加浓厚。组合数据显示,该机构是在2季度内,一面清理科技股,一面增仓银行股。从投资角度,上述行为,显然是考虑了上升周期下主流金融更容易受益于经济增长速度。

  而更有意思的是,从行业布局看,QFII在周期上领先了全市场投资者平均3个半月,这样恰好使得他得以在市场最低点前从容完成布局,且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个操作节奏,也值得市场来关注。

  经济研判:较早聚焦货币政策微调

  回到3月份,当时又是什么促使了QFII机构在一片对经济的哀鸣声中加仓?总结来看,无论是日资还是欧美机构,他们在聚焦当时已经回落的经济同时,开始对于政策微调的步伐高度关注。这种态度从现在的回顾来看,值得借鉴。

  一日资机构在相关基金月报中表示,“虽然A股市场当月的下跌相呼应了中国的经济的下行,类似的征兆还有2月份PMI的连续第二个月减少等等,但随着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滑可能性出现,微调货币政策已经在酝酿。”

  他们认为,PMI的连续下跌,固然远低于市场预期。但今年早些时候,固定投资资产水平的钝化已经显示了这种PMI趋势的可能性。由此,国内石油、天然气、饮料和电信部门表现强劲,金融和家庭用品板块下跌,反映了这种低预期。

  不过,他们提示,未来中国经济的变动无非两种可能,其一是随着PMI的下降,未来几个月生产活动指数大幅下降,进而拖累消费者物价指数,这个过程再次导致经济下滑。

  其二是随着先行指标下滑后,中国人民银行不断突出其微调货币政策空间。他们认为,从中国农历新年后,这种同比态度的转换已经开始了。另外,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下跌对中国的出口有利。

  由此他们制定了一个新的策略,即在分享了高估值的成长股的收益的同时,不断提升价值型股票的权重。特别是考虑到,商业周期的后半期,一个便宜的价值型股票通常具有的股价表现往往强于成长型股票这个现实。这个判断,如今来看,相当有前瞻性。

  而另一个QFII机构则进一步预期,尽管A股市场的3月是个谨慎的3月,但宏观经济在未来几个月面临的不利因素,经济指标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的前景,令的高层干预市场,推出经济刺激话的可能性增加。

  这个因素的实现,考虑到3月份的“两会”举行,预计要在更晚些时候才会表现出来。由此,该机构认为,其当时重仓的环保,航空航天、国防、医疗、电力、品牌消费等都有望受益。该机构当时表示,在投资组合中,优先考虑防御式组合,比如维持一个较高的权重类似制药、食品饮料、电力设备、高科技股等。

  该机构同时表示,也在“积极考虑市场将出现反弹”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这个可能,那么我们考虑要增加汽车、建筑、建材行业的配置。”

  这显然是一副积极进攻的态势了。

  未来判断:逐步提升消费股配置

  在成功抄到了一部分周期股的底部后,未来QFII机构的策略又是如何的呢?这一点,在最新的投资月报中没有明确提及。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行为。不过,我们从一些组合以及宏观配置的总结中,可以梳理出一些趋势。

  宏观经济方面,QFII机构总体认为,景气改善将仍然是一个趋势。他们同时也认为,流动性的政策趋势在未来几个月内至关重要。

  一些QFII机构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触底,市场持续反弹的可能性日益增大。中国A股市场存在审慎乐观的未来。

  他们认为,央行在过去实施的以淘汰过剩产能为目标的刺激政策,还会长期实施。但是,流动性的剧烈调整将会避免。而民间企业和首套房购买者受到银行贷款支持可能将明显增加。金融缓和政策使用的范围有所放宽,这对和消费相关的公司是有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认为,应该对A股市场实施“双重点”的配置策略。一方面,对受益于景气改善的行业应该“表示好感”。但他们也进一步提出,如果中国A股市场一旦上升,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担忧和新股IPO发行速度的担忧可能会上升,而后者将是一个平衡杠杆,这个杠杆将会对于周期股的表现有所限制。

  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认为,当前是增加消费品,尤其是具备品牌的消费股的最佳时机。他们认为,一方面,经济的回升有助于抵消一些周期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从配置角度看,周期股的进攻性强于消费品。这也给了配置后者一个机会。

  他们认为,未来不仅应关注周期品,同时也应该增加对于品牌股的审查。着重分析看好行业属性好、品牌门槛高的公司的产品。从投资角度看,一方面继续降低对于经济非周期股的配置,另一方面则不断加强保险、医药、高科技成长公司的配置,以实现长短兼顾的策略方针。

  具体个股上,QFII最新的配置,重新面向各行业有竞争力的龙头公司。一些QFII直言不讳的说,“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是他们考虑这些行业配置的主要因素。

  从最新一期的组合角度看(截至6月末),多家QFII积极增配了万科等地产股,其中一些机构的配置从4月份开始,连续增持,至目前已经进入前五大重仓股行列。这其中不仅有欧系、美系、日系的机构,也有亚洲乃至澳洲的机构投资者。

  除此以外,一些前期估值暴跌的技术股,也成为机构的积极配置对象,一家大型美资机构近期就增配了安防股。该机构在组合报表中认为,安防股的增长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现金流良好。而2季度的大跌令得他们投资价值突出。

  除此以外,保险中的中国平安、银行的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也受到了QFII机构的青睐,一些机构在月报中提及,保险和银行的深度在中国市场仍有进一步加深的可能。他们看好,那些经营机制灵活、有品牌的国内企业在这些领域的未来发展。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