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格上理财 杨卓卿/制表 吴比较/制图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期权渐行渐近,这让不少机构投资者很兴奋,素以投资灵活著称的阳光私募也视之为机遇。
据了解,为迎接期权的到来,不少私募一年前便开始进行仿真交易。对他们来说,股指期权比ETF期权更值得期待。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向银监会呼吁,希望放开现行信托渠道的私募产品进行期权交易。
拓宽私募投资策略范围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上周五表示,目前相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股票ETF期权的准备工作,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将推出ETF期权。
ETF期权是指一种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权利和合约。在全球交易所上市型衍生品市场中,ETF期权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品种。
格上理财研究总监景卉称,国内私募一直以来都苦于做空工具太少。此前信托渠道发行的私募产品只能少量参与股指期货,融券方面则受限于可选标的太少。所以,业内私募非常关注即将推出的期权产品。
实际上,出于风控考虑,此前大多数信托渠道发行的私募产品对参与股指期货会有仓位和资金使用比例限制。如今,在基金业协会备案注册的私募公司可独立发行产品,这使私募人士在衍生品方面的运用不再受限制。
“期权拓宽了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范围。业内不少人士已经在开发相关的投资策略,有华尔街对冲背景的私募人士尤其活跃。”景卉说。
在对冲基金行业资历颇深的上海艾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蒋锴日前非常忙碌,因为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上交所和中证协的个股期权和ETF期权客座讲师。
去年8月份以来,蒋锴面向上交所及中证协所有会员单位进行了多次培训。他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任何技术不可能拥有100%的成熟,但上交所去年上半年便开始筹备推出ETF期权,券商今年上半年的技术准备已经到位。
此外,蒋锴还透露,私募在与监管部门的多次沟通中,一直呼吁ETF期权开启之后,银监会能够放开对现存信托渠道发行的私募产品运用期权的限制。“要真正落实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即便允许信托渠道产品运用期权,估计也会有使用比例的限制。”
股指期权更值得期待
西藏恒大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周强称,去年开始便在券商席位上参与个股期权的仿真交易,但很少参与ETF期权仿真交易。“ETF期权推出初期,我们肯定会跟踪观察,但初期的参与度应该不高。”
与业内大多数人士的观点一样,周强也表示,股指期权应当先于ETF期权推出。股指期权既可以对冲股指期货,也可以对冲股票组合,有利于降低对冲的资金需求。相比之下,ETF期权是一揽子的组合,它不是对指数的全部复制,所以存在贝塔系数的偏离。股指期权则运行更及时,相对来说,对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更高。
另有私募人士表示,ETF期权对应的ETF成交量有限,虽然可以创设,但仍有逼仓的可能性,而股指期权可以现金交割,不存在逼仓的可能性;其次ETF不能做空,因此对冲策略不易实施;另外,ETF会除权导致行权价变动,这也导致ETF期权相比股指期权更为复杂。
2010年的4月16日,上海富晶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王林拿下了国内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第一单。近几年来,他也一直期待国内对冲工具进一步开放。为了应对ETF期权的到来,他已在场外市场进行了期权交易的实战演练。
“在ETF期权推出初期,我们还是需要多探索,毕竟期权市场比较复杂。”王林说,“我们参与场外市场的期权交易也是为了能更早对ETF期权和股指期权有所体验。现在,我们只是尝试各种策略初步把仓建起来。”
与其他受访者不同的是,王林认为,ETF期权先行会更好。“从目前的市场格局看,大蓝筹估值很低,反弹表现也十分突出,我觉得ETF期权的机会更多。”
此外,王林还表示,期权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不应被大众视为洪水猛兽。“股指期货运行数年下来,表现非常平稳。期权开户也不应该管控过严。”
期待之下,也有一些私募人士相对谨慎。 圆融方德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冉兰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他对ETF期权抱有谨慎乐观的态度。“等政策落地之后,我们会先观察ETF期权的具体效果,然后再尝试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