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务院疏通金融供求链护“稳增长”

货币政策定向调控存扩容空间
2014年08月15日 07:1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蔡颖 实习生 王思颖 

  经济下行压力下,实体企业债务风险伴随着融资难、融资贵,进而更大程度地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亟须“破局”。

  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一份《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十条措施,其中,在资金成本控制方面要求双管齐下,即“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同时,从资金供给方面也提出“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这亦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导向定了调。

  《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强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融资的难易程度和企业的行业分布特征有很大的关系,很大一部分行业融资相当困难,主要是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包括矿产、有色煤炭、钢铁)、制造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状态相对较好。”

  实际上,对于企业而言,融资贵和融资难的背后是资金运转链条冗长,近几年,影子银行规模膨胀,金融机构资金逐利倾向导致银证、银信等通道业务增加,并且资金“过桥”操作的现象突出,在经济下行期,企业为了防止资金链断裂,高息融资如饮鸩止渴,使其不断陷入债务泥潭。

  “目前,我国融资市场突出地表现为‘资金的使用效率低,银行贷款高速增长与社会流动性紧张并存’,在经济下行周期,投资无法完成循环的情况下,前几年投资扩张过快直接导致了现在很多企业资金紧张。”

  工商银行江苏分行高级信贷专家刘任捷分析指出,“前几年,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一些企业为追求高回报,通过高度负债、过度融资来扩张投资,导致杠杆过大,财务成本过高。工商银行持续监测了3.4万户贷款样本企业,发现其财务费用从2009年的862.2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273.3亿元,年均增长39.59%,比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高20.1%,从1.9万户小微企业样本看,财务费用比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甚至高达30.88%。”

  针对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意见》明确提出,要督促商业银行加强贷款管理,严密监测贷款资金流向,防止贷款被违规挪用,确保贷款资金直接流向实体经济。按照国务院部署,加强对影子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各类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或运用原则上应当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切实整治层层加价行为,减少监管套利,引导相关业务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对于解决金融机构筹资高成本,《意见》要求“通过提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能力、优化资金配置等措施,遏制变相高息揽储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规范市场定价竞争秩序。进一步丰富银行业融资渠道,加强银行同业批发性融资管理,提高银行融资多元化程度和资金来源稳定性。大力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降低金融机构变储蓄为投资的成本,现在的银行差不多还有3个百分点的利差,如果能缩小这个利差的话,小微企业能享受到一部分好处。”

  “今年以来,银监会一直强调要加强同业这一块的管理,所以也出台了很多这方面的文件,明确要求要在近期完成同业事业部的改革和建立,银行也发布了关于同业相关账户的规范。”鲁政委说。可以预见,未来监管层对金融机构规范同业业务、清理表外融资等将继续强化。

  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细节上,《意见》对商业银行还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清理整顿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完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意见》同时还指出“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让市场竞争更充分。

  此外,从资金供给方面《意见》也为央行下一步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向定了调,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维持流动性平稳适度,为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优化基础货币的投向,适度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力度,着力调整结构,优化信贷投向,为棚户区改造、铁路、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提供有力支持。切实执行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中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不搞‘一刀切’。进一步研究改进宏观审慎管理指标。落实好‘定向降准’措施,发挥好结构引导作用。”

  “作为中国特色,央行还通过信贷额度的分配,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而信贷规模增长目标和货币供给量增速目标也难以保持一致。事实上,供应量增速往往受到信贷规模短边的约束。如果中国货币当局要同时兼顾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新增信贷规模和基准利息率,顾此失彼就难以避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指出,“现在,决策层非常有必要考虑一下,中央银行是否应该把基础利息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还有专家认为,定向调控力度和范围还有增大的空间。吴庆认为,“定向调控会向普及化方向发展,有更多的机构会享受到这种调控,会进入到调控的名单里,定向调控会向普惠方向转变。”

  从长远来看《意见》还明确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挥保险、担保的功能和作用”、“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些都将作为完善融资市场的长期目标,在接下来的金融改革过程中逐步落地。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