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余额宝、理财通等为代表的“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诞生一年多以来,在经历高收益、井喷式诞生等风光之后,也遭遇了“取缔”的风波。“宝宝”们未来将会去哪儿?这成为很多人的疑问。
当前,以余额宝、理财通等为代表的“宝宝”军团收益率总体仍在下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宝宝”成长的有利条件正在减少,转而将面临更多烦恼。而围绕流动性、安全性和高收益的多元化路径,或将是“宝宝”下一步发展的新趋势。
“宝宝”热归于平静
“宝宝类基金高收益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一年零两个月前,支付宝宣布推出“余额宝”,随后,京东、苏宁、网易、腾讯、百度、挖财、壹钱包等纷纷推出各种“宝宝”。半年多以前,腾讯推出理财通,高利率和高收益引发了互联网理财的狂潮,将宝宝类基金推向了高潮。
然而,今年来,“宝宝”收益急转直下,近期的收益率更是下滑至4%左右。8月20日,余额宝、理财通、百度百赚、现金宝等维持在“4时代”已有时日,收益较高的掌柜钱包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445%,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更是跌至4.163%,其“过山车式”的发展轨迹令人担忧。
7月底,《经济学人》杂志发表题为《余额宝“危险了”》的文章,指出“余额宝已经跨入了一个相对危险的境地:收益率下滑,吸引力不再,投资策略更加冒险”。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宝宝类基金将死去的言论过于严重,基金规模膨胀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增速放缓,收益下降也属正常。虽然如此,但是宝宝类基金的缺陷正在暴露,比如随着风险增加,收益的安全性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考验。
温彬表示,宝宝类基金之所以能迅猛发展,一是诞生于“钱荒”时期,无论是制度还是利息率都有特殊安排;二是互联网本身具备集聚效应和便利性等特点。
不过,目前这些优势渐渐失去,“宝宝”成长面临的烦恼在增多。温彬表示,一是有定向宽松政策为市场“解渴”,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和7天回购利率已经不再像“钱荒”时期那么高;二是原来协议存款等特殊制度安排已经不存在了,这影响了宝宝类基金的流动性和收益率。
绕不开的多元化之路
“互联网金融开始朝着更加契合用户需求的多元化理财方向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钱海利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此分析了宝宝类基金的出路。
实际上,多元化之路已经开始,互联网理财平台在酝酿新变革,推出新产品。比如,腾讯与国金证券在今年2月合作推出“佣金宝”之后,于7月31日推出“高大宝”,投资于股票市场,谋求超额收益。“多元化产品、较高的收益、严格的风控,加上优质的平台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上海证大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贺牧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此直言。6月16日,该公司推出创新型理财规划服务“e计划”,预期年化收益率达11%~13%。
贺牧表示,实现这一高收益的秘诀恰恰在于多元化:服务用户层级多元化以及投资方向多元化。据了解,在用户层面,“e计划”不再大而全地针对所有用户,而是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采取分散投资策略,主要面向更具理财规划意识的用户;在投资方向上,“e计划”不同于传统“宝宝”将资金投向银行协议存款,而将资金投向成熟的信贷咨询机构推荐的优质借款需求,比如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信托、股票、互联网理财产品等。
温彬指出,随着收益率下降,宝宝类基金将面临资金流出压力,包括用户服务模式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之路将是宝宝类基金的突围方向。
钱海利也认为,如今被市场过分夸大的泡沫已去,最初的推高效应也已不再,目前市场上的网络理财产品已回归货币基金的收益常态。在“宝宝”热度下降后,不少用户开始关注下一个投资机会,网络理财产品已开始从低风险产品向较高风险转移,多元化已成为“宝宝”成长不可扭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