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首套房新政下仍难见七折利率 享受优惠可能有附加条件

2014年10月10日 07:22    来源: 解放日报    

  “十一”长假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首套房贷认定标准以及贷款利率下限等,引发了市场关注。记者昨天了解到,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均已开始执行首套房的认定标准,但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并没有贴着新政给出的“下限”走。业内表示,七折政策底线不是银行承受底线。

   首套房新标准大多已实施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人员告诉记者:“关于住房贷款的政策,央行、银监会《通知》中已有明确要求,工行将认真贯彻执行。”交通银行方面表示,此次新政出台,交行积极响应执行,坚持科学合理定价,支持居民家庭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消费需求。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招行已经开始实施首套房新政,央行房贷新政出台后,招行在房贷额度上单独拨出信贷额度,用于支持购房贷款市场需求,并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适时调增房贷额度。

  不过,当记者以打算购房者的身份咨询一些银行的房贷工作人员时,他们回应称,认定首套房的标准应该没有问题,但具体操作还需要等总行下发更具体的执行细则。

  对于部分市民最关心的首套房贷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优惠,目前各大银行还未有动作。招行表示,会按照央行房贷新政的要求,在定价(即贷款利率)方面进一步支持居民购房贷款需求,具体根据借款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等因素,确定各借款人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水平。交行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表示会提高贷款审批自动化比例,加快贷款审批发放周期。

  市场难见七折“下限利率”

  央行和银监会在通知中明确,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而记者了解到,目前未见有银行给出基准利率七折优惠的房贷。

  银行业内人士指出,信贷能否放松,一方面取决于央行、银监会政策,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也会根据市场风险和自身情况进行判断。七折利率是监管部门给出的优惠底线,并非是当前市场环境中银行实际操作能够承受的底线。

  从风险偏好来看,银行对目前楼市更多持谨慎态度,房贷已不算是很有吸引力的优质项目。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可以提供优惠利率的银行数量直线减少,这与楼市下行趋势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从放贷能力来看,接近年底,市场资金紧张,各银行信贷规模所剩较少或已无额度,所以要想在房贷资金和利率上有所作为,可能性非常小。

  享受优惠可能有附加条件

  虽然监管部门在《通知》中给出了指导性意见,但真正到购房者这里,能落地的房贷优惠目前看还是有限的。

  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房贷加权平均利率最低水平出现在2009年二季度,低点为4.34%,当年的贷款基准利率为5.31%。当时利率快速下行的主要因素,包括2008年央行5次降息累计达2.16个百分点、2009年信贷供给井喷,导致大量按揭贷款投放位于0.7倍至0.75倍基准利率区间。而当前,贷款基准利率6%明显高于2009年的水平。今年二季度按揭贷款加权利率为6.93%,高于2009年二季度相应利率2个百分点以上。在非降息情况下,2009年的按揭利率低位,当下基本是“回不去了”。

  当然,优质的购房贷款仍受银行青睐,部分银行在一定条件下给予相应的优惠折扣。而这“一定的条件”,成为普通购房者享受优惠难以逾越的障碍。购房者表示,一方面期待银行能真的推出房贷优惠,一方面却对优惠利率可能的附加条件感到担忧。比如有银行规定近3个月内金融资产超过500万元的客户,首套房可以享受8.5折利率,而这500万元并非完全是存款,还包括客户购买的理财产品,而且期限要保证在6个月以上。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记者 吴雨李延霞)记者9日从工、农、建等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了解到,根据人民银行、银监会调整后的房贷政策,多家大行已出台了具体措施,并已按照新的房贷政策开始执行。

  工商银行表示,关于住房贷款的政策,人民银行、银监会在《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已有明确要求,工行将认真贯彻执行。

  建设银行表示,对无个人住房贷款记录或者已结清购房贷款,名下无住房的家庭,申请贷款购买住房,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住房,可参照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具体操作由各地分行掌握。

  农业银行也明确了支持重点,在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商品房贷款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支持改善型住房信贷需求,对合理的购房需求,将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效率,逐步推广个人住房贷款自动审批。科学合理定价,将贷款利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此外,多家大行均表示,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坚持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支持符合信贷条件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项目。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