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宝琛
“创业板定位于支持创新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却难以吸引新兴产业中的优秀、领军企业来上市,值得我们反思。”中国结算总经理周明30日表示。
周明表示,创业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成功探索。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实践始于创业板,创业板的推出及5年来的成功运行,为下一步加快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具体看,创业板市场建设直接推动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业板推出5年来,正是我国推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创业板市场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型企业、新兴行业聚集,带动了创业、创新热潮,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此外,创业板引领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与创新,不断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制度内涵。
周明同时指出,创业板在服务国家创新型战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巨大空间。创业板对创新经济的包容性仍然有所不足,大量新兴产业中的优秀企业还会选择海外上市。与国际上较为成功的创业板市场相比,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在服务创新经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此外,周明表示,创业板的发展需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虽然创业板这五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创业板建设仍任重道远。一是促进创业板进退有序良性循环的形成。在证监会积极推动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创业板可以再进行一些探索,如一方面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准入机制,加大创业板公司供给;另一方面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该退的坚决退。一旦进入、退出顺畅,优胜劣汰机制形成了,创业板的潜力就能更大地得以发挥。
二是对创业创新要更加宽容。创业板设立之初就特别强调风险,这需要得到社会各界和市场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同样,无论是尚未盈利企业专门层次制度设计,还是创业板审核理念,要充分体现出宽容性,要符合创业企业和新兴行业的特点。
三是监管上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由于创业板公司跟主板、中小板公司相比差别较大、特点突出,因此创业板更需要针对创业企业的特点不断地进行监管创新,比如对募集资金运用的监管,对于创业板企业而言,市场变化很快,对募集资金运用监管要有弹性,是否就可以不要求编制项目,不再拘泥于项目的财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