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小贷公司探路新三板

2014年11月03日 13:43    来源: 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张晓玮

  从江苏鲈乡小贷登陆纳斯达克到重庆瀚华金控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再到江苏鑫庄农贷亮相新三板在审名单,不少小贷公司期望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打破自身的融资困境。

  而受限于目前国内关于小贷公司的各项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小贷公司经营风险较高,还达不到在主板、创业板上市的条件,因此,越来越多的小贷公司把目光投向了新三板。今年以来,就有10家小贷公司挂牌或拟挂牌新三板。

  政策地域差异性

  “广东省目前还没有小贷公司有上市新三板的意向,”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徐北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曾经在小贷公司协会工作过,也曾在小贷公司和广东省物质集团任职,“这其中涉及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政策问题。”

  按照2008年银监会23号规定,小贷公司不能从超过两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且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而在银监会、央行今年下发《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则放宽了这项融资限制。同时,各省金融办对此的具体规定也有所不同。

  在徐北看来,小贷公司涉及的业务主要是咨询和放贷,不能做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而且存在地域限制,但在新三板上市后融资的钱则来自全国,而且如果经营的很好,就会存在超过杠杆率的问题。“各省的管理差异是很大的,重庆、江苏、浙江这些省份在小贷公司的管理创新上走的比较快,在新三板上拟上市的小贷公司也以这些省份居多,而广东在资产证券化上都未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今年挂牌和拟挂牌新三板的10家小贷公司中,有7家来自江苏。这是因为今年江苏省金融办相继制定了《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上市备案工作指引》和《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上市管理工作指引(暂行)》,以推动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创新发展,加强对拟上市小贷公司培育管理,规范小贷公司上市操作流程。

  按照江苏省金融办的规定,小贷公司的股权变化都需要经过审批,但为了鼓励小贷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则对这部分小贷公司给出了一定比例的放松,要求在满足挂牌小贷公司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必须保持原有控股地位,且转让后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的前提下,允许挂牌小贷公司80%(含)以内股份通过转让系统自由转让,无须审批和备案。转让超过80%股份的,仍须按省金融办相关文件规定逐级报批。

  是否上市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小贷公司都将上市作为增加融资渠道的最佳选择。

  江苏省第一家小贷公司、南京市江宁区日升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董文凯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没有上市的计划。他表示自己所在的小贷公司还没有发展至这一阶段,是否上市要和自身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南京市雨花台区金东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嵇少峰则坦言不太看好小贷公司在新三板的上市。“江苏省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很多,我们现在不存在融资上的问题。而新三板本身的交易量无法保证,小贷公司也没有太高的市盈率。”徐北同样表示,现在在纳斯达克、深交所、新三板上市的所有小贷公司所融到的资金,都还没能到企业手中,更不用说补充资本金进行放贷。

  嵇少峰还认为,新三板上市会对小贷公司在财务规范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但这个规范同时也会给小贷公司带来成本压力,上市之后,每年相关审计和维护同样需要成本。

  据了解,券商在对小贷公司进行挂牌操作时,将会与审计、律所、评估等相关基础中介机构收取中介费用。除此之外,还有规范成本,如税收和员工的五险一金等,而在挂牌过程中仍需缴纳相关管理费用。“整个流程走下来,大概需要两三百万。”嵇少峰说。这一数字,得到了证券公司的证实,如东北证券在小贷公司新三板挂牌操作基础中介机构费用中,开出的成本为150万元。但他们同时表示,因各地政策不同,在有政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可以在这一方面实现“零现金成本”。

  一位券商表示,目前希望在新三板上市的小贷公司比较多,他所在的证券公司正在给一家小贷公司报材料。他指出,新三板的交易量虽然现在不高,但处于不断升高的状态。而且考察新三板不应只关注其交易量,最活跃的是定向增发和并购重组。而且虽然新三板上市会给小贷公司带来一些资金成本,但也会给它带来较大提升,在股改前,小贷公司在税务、内控、社保等方面的财务问题和法律问题都会被树立清楚,而且挂牌后接受证监会监管,在公司形象方面也会有很大提升。

  而据记者从一家准备申报材料、正在做新三板上市准备的小贷公司处得知,除了法律和制度上的规范性,他们更希望的还是通过这一方式扩大融资渠道,以满足小贷公司的融资需求。至于是否借此在合适时机转板,并未在其考虑之内,“毕竟目前转板只针对互联网企业和高新企业”。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