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多家机构预测,将于13日发布的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很可能再创新低,同比增长16%,甚至更低。
“从我们调研的各个行业,特别是周期性行业的投资情况看,四季度环比没有改善迹象;房地产虽然在10月销量有所回暖,但是尚不足以扭转开发商的投资预期;但是基建投资预期有所好转。综合判断,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维持在9月16%左右的水平。”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金融分析师牛播坤表示。
海通证券的预测只有15.7%。其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姜超说,目前投资整体乏力,三季度基建、地产、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出现显著回落。10月新房销售增速虽总体回升,但三季度地产销售面积降幅扩大,按照地产销量对投资2个季度左右的领先性,预示着地产投资最早到2015年第二季度才有希望见底。而化解产能过剩压力和企业盈利萎靡不振约束制造业投资,地方政府债务规范和投资资金来源约束基建投资。随着稳增长效应消退,预计10月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增速为13.1%。
联讯证券则预测增长15.8%。其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称:“预计本期基建投资在政策助力的情况下有所改善,呈现出增速微幅加快的局面,但房地产投资还存在一个季度左右的下行时间,这对于整体投资增速将会形成一个掣肘。”
专家认为,随着今年以来投资的累计增速逐步下行,稳增长压力有所加大,需要宏观调控政策来刺激经济。基建投资很可能成为近期稳投资、稳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中国经济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很可能还有一到两年的艰苦调整期,增长速度还有可能进一步下滑,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必须营造新的增长点。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行的增长点。
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与西欧、美国和日韩相比,中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分别为其人均存量的38%、23%、18%,而中国经济的国民储蓄率接近50%,居于世界之首。至于如何打造这一新增长点,关键在于改革。必须改革投融资渠道,建立长期低利率的基础建设项目的融资和投资渠道;同时也要建立基础建设项目的还款机制,包括公私合营机制以及未来各级政府的由财政收入逐步支付基础设施服务的还款机制。
实际上,政府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一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削减前置审批、推行投资项目网上核准,释放投资潜力、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近一个月内密集批复了16条新建扩建铁路、5个机场,总投资金额近7000亿元,早前批复的3项特高压工程也于11月4日正式开工,其投资总额达683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近期发改委批复同意1500亿元的八大基建项目以及900多亿元的三大铁路项目,2014至2015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完成投资3712亿元,推进今明两年新开工44项水利工程建设,预计近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位徘徊,未来基建投资加码将有助于投资增速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