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相关通知明确,未经国务院批准,除了税收优惠,地方政府连财政补贴都不能搞了。这对于少数“嗷嗷待哺”的绩差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清除其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除了专注发展主业,提高盈利能力以及竞争力,地方政府的“放血”驰援恐怕再也指望不上了。
12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清理整顿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该政策除了能起到税制的正本清源、政府职能的革故鼎新,清理整顿规范税收优惠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一项重大利好。
为保证本地利益,地方政府靠制造各种“税收洼地”和财政补贴来招商引资由来已久,而诸多上市公司则凭借诸多的优惠政策为自己的财务报告“增光添彩”。但是殊不知就在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互动之下,不仅整个税收体系遭到了侵蚀,而且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过渡依赖税收和财政优惠,制造出繁荣的假象,从而助长了产能过剩,也降低了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更有甚者通过虚报材料来骗取优惠,靠着地方政府“放血”过日子,这是诸多“带帽”公司“死而不僵”、退市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测算,税收优惠对企业业绩的贡献率在4%-11%之间,作用对于一些微利及亏损企业非常重要。此外,在IPO的排队名单中,也不乏因税收优惠而站得笔挺的例子,据悉,拟IPO的传媒公司业绩严重依赖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在可观的利润数据背后,多家企业财税优惠占到其利润的一半,最高接近60%,这意味这一旦优惠政策取消,这些公司的业绩将立即“变脸”。
笔者认为,在明年3月底清理整顿完毕的军令状下,严重依赖政策优惠的上市公司好日子恐所剩无几,只有自身专注主营业务才是正道,而以此加速绩差公司的退市,对于资本市场的推陈出新更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