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地区多数聚酯工厂不看好PTA后市
市场唯原油马首是瞻
原油作为能源化工产品的源头,其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近几年原油价格一直小幅波动,并没有打乱聚酯产业链自身的运行节奏。然而,在2014年原油暴跌引发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市场开始唯原油马首是瞻。原油对下游的压制作用空前增大,市场对原油走势的关注度也达到了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
从我们走访的情况来看,聚酯工厂相关人员对价格走势的预期取决于原油走势,此次原油“难言底部”的跌势彻底打乱了国内化工板块的原有结构。在此,我们不去深究“三强鼎立”的政治博弈中谁将更胜一筹,也不去分析宏观经济以及美元走高会对原油产生何种影响,撇开原油的政治属性和金融属性,单就商品属性来说,原油供给严重过剩这一因素无疑给了市场当头一棒,布伦特原油时隔五年,跌破60美元/桶大关。
原油自2014年夏季开始的第一波下跌给聚酯工厂带来了希望,成本跌速快于聚酯产品价格跌速,聚酯企业利润良好。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OPEC会议上的不减产决议触发了原油超速下滑的开关,连带着,造成聚酯工厂利润的相对萎缩。原油供应过剩,PX、PTA、聚酯同样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如何稳定生产、保证利润,是摆在原油下游工厂眼前的一大难题。
PTA再次减产未能扭转乾坤
面对上游成本的塌陷以及自身亏损的扩大,2014年12月初 PTA工厂再次减产。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这次减产的效果远不如5月的限产保价。
12月减产失利的主要原因是PTA库存高企。5月,三大巨头限产保价前,PTA工厂已经经历了3月小幅减产去库存的过程,而12月的减产只是纯粹去库存的过程,并未造成现货供应紧张的局面。而且,减产涉及的产能虽多,但力度大打折扣。
5月开始的减产,历时3个月,库存消化后,现货供给受到影响,而12月的减产历时不到半个月,工厂便陆续重启装置,现货市场未感受到供应的短缺。此外,由于停产的时机问题,12月减产对PTA期货1月和5月合约没有造成大的影响。
PTA再次减产之所以没有扭转乾坤,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润问题。PTA工厂减产的初衷,是从下游聚酯环节的利润中分得一杯羹,同时在原油大跌之时发出稳定市场的信号,以增强与PX工厂谈判的筹码。
从各个环节的利润来看,石脑油-PX的价差自2014年5月28日以来始终处于300美元/吨以上,12月2日在触及319.13美元/吨后反弹至344.25美元/吨,后期石脑油—PX环节依然有利可图。反观5月的联盟减产,3月中旬到5月底的两个多月时间内,二者价差一直在300美元/吨之下,亏损的扩大为减产和价格抬升蓄积了动能。PX—PTA环节的利润,按照720元/吨的加工费计算,自2014年11月17日以来,PTA工厂的平均利润水平仍达到当月的平衡状态,所以在12月减产过程中,随着PTA工厂利润不断被修复,减产力度也大打折扣。减产的“烟雾弹”散去,当前供给过剩的局面并没有改变。
靠控制库存和开工率“熬”过2014年
随着上游成本的塌陷,PTA现货价格节节退败,聚酯工厂在采购PTA时更加谨慎。此外,从PTA贸易商的出货情况也可以看出,市场上原料货量充足。相比往年,聚酯工厂在2014年对库存和开工率的合理控制是其“熬”过困难时期的一大“法宝”。
化纤市场涤纶长丝的成品库存处在6—7天的正常水平,虽然相比2014年11月中旬略有上升,但是仍然维持在相对低位。库存天数与工厂本身的产能有很大的关系。某产能在40万吨的聚酯工厂,产销尚可,对应的成品库存,较高的时候在50—60天,较低的时候在20天。尽管库存天数相对偏高,但是按工厂日平均产量计算的库存量,属于正常水平。而另一家同等规模、产销较好的聚酯工厂,POY库存很低,所有产品的平均库存不到4天。从聚酯产品的总库存来看,2014年年初的总库存达到40天,而到2014年年底,整体库存为16.5天,后期聚酯总库存不会超过30天。从2014年聚酯库存的去除情况也可推算2014年聚酯需求总体是好转的。
原料方面,我们调研的这几家聚酯工厂都有固定合作的PTA工厂,其合约货占比较大。只有在合约货不足时,这些聚酯工厂才会采购现货,而且与其交易的现货企业也比较固定。调研期间,聚酯工厂PTA库存的平均水平在12—13天。对于聚酯行业来说,多数工厂在11月对PTA工厂减产有一定的预期,他们对12月聚酯市场保持乐观态度,因此其为12月做的原料采购较多,使得原料库存在7—10天,少数甚至高达10天以上,这就导致12月初聚酯工厂里原料库存较高。之后,工厂意识到12月预期落空,合约货采购骤减。以上一系列因素对PTA工厂的影响在于,12月即使PTA工厂减产,其库存也不会太快下降,PTA库存从聚酯工厂转移到了PTA工厂。
我们走访的聚酯工厂,其MEG库存也相对低位,在15—20天。有PTA配套装置的聚酯工厂,其PX库存在10—15天,且全部为合约货。
从聚酯行业的整体开工率情况来看,2011—2013年聚酯工厂开工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2014年开工率水平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全年平均开工率在80%以下。聚酯工厂认为,2015年平均开工率不会超过80%。临近春节,聚酯工厂的负荷会逐步下滑,且春节后工厂还会有一段时间的降价促销,这也是有效去除库存的一个良机,所以后期成品库存对聚酯工厂产生压力的概率缩小。从2014年11月底开始,终端织造的开工率开始以每天2%的速度下降,一直到春节前的半个月,开工率会降至五成以下。
我们也注意到,每一个行业,在产能扩增的同时,必然会经历产业的调整。聚酯行业在经历了近三年的低迷期后,终于在2014年年底遇见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效益好转,曙光初现,这除了季节性因素,还得益于上游成本的塌陷对终端需求的释放。通过走访江浙一带不同类型的聚酯工厂,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效益的好转以及需求的回暖。
不同的聚酯产品,2014年四季度的利润表现各异。主流常规规格的产品,POY150D/48F的利润最高,紧接着是DTY150D/48F,然后依次是涤纶短纤1.4D*38mm、FDY150D/48F以及聚酯瓶片。POY利润水平好于FDY,这主要是因为两者存在工艺差异,FDY装置较复杂,且耗电量大,对应的加工成本相对较高。因此,POY占比和体量相对较大的工厂,其实际效益可能更高。
分地区来看,浙江部分化纤厂的利润相对可观,不含PTA配套装置的聚酯工厂,其主要产品是POY,加工费用在800元/吨左右。聚酯切片的利润也不错,情况较好的厂家,加工费用大概在450元/吨。2014年DTY利润最高点在1000元/吨以上,目前的利润在800元/吨左右,行业的平均加工成本越来越低。主流POY150D/48F的常规加工成本在1000—1100元/吨,如果不考虑折旧成本和仓储成本,加工费用可以下降到900元/吨。类似的,主流FDY在不考虑折旧成本和仓储成本时,加工费用可以降到1100—1200元/吨。部分工厂老装置已经折旧完,新装置在2014年的利润水平下,五六年就可以折旧回来。
部分聚酯工厂有扩产计划
2014年9月—2015年3月期间,聚酯行业基本没有新装置投产,2015年上半年较为确定的是东南网架企业40万吨/年的装置投产,而上游PTA市场上,2015年上半年较确定的是BP三期125万吨/年以及恒力220万吨/年的PTA装置投产,产能总计345万吨。2015年上半年,聚酯新增产能远低于PTA新增产能,这是多家聚酯工厂不看好后期市场的原因之一。
同时,考虑到聚酯产能扩张的方向与各产品产能占比问题,在我们所调研的几家聚酯工厂中,有两家聚酯工厂有合并的打算,他们会在2015年1月商讨具体细节并完成合并,届时,两家工厂的聚酯总产能将达到65万吨/年。在合并后期,该聚酯工厂也会扩增十几台加弹机来增强自身的产能实力。
以江苏省“加弹第一镇”太仓为代表,对比浙江省几大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江苏省的聚酯产品更多定位在高端市场,而浙江省的聚酯产品多为主流产品。由于这个差异,在其他大环境相同的条件下,江苏省的聚酯产品整体利润高于浙江省。调研的几家工厂中,由于成本下降以及POY产品利润好转,切片纺产品价格走低而熔体直纺产品价格走高。综合数家聚酯工厂POY、FDY、DTY的产能占比情况,按日产量来说,长丝日产量平均在1150吨/天时,其中,POY占比80%,FDY占比15%,聚酯切片占比接近5%。不同的是,加弹一体的聚酯工厂,其POY只有一两百吨外卖,其余全部做加弹用。由于FDY会越做越细,这部分产能相应在增加,对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桐乡将会建立加弹工业区。届时,加弹机数量会有一定的增加。我们走访的聚酯工厂中,部分工厂后期有扩能的计划。在这些扩能的装置配比中,POY和FDY这两个常规产品仍是主流,其中,一家大型聚酯工厂除了生产常规丝,也会做小份额的差别化产品。不过,由于装置工艺问题,在直纺熔体上做差别化产品比在切片纺上开发新产品容易。而且,国内终端对聚酯产品的需求多为常规丝,服装主流销售对品牌和款式的关注度高于对材料的关注度。
在谈到对上游PTA价格的看法时,我们走访的几家聚酯工厂中,多数聚酯工厂对PTA后市持悲观态度,他们对春节前的行情并不看好,这一方面来自上游原油、石脑油以及PX的成本塌陷,另一方面来自自身工厂库存、产销数据所表现出的需求不畅。只有少数盈利不错的聚酯工厂,对PTA后市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目前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都有利可图,其在自身产销良好、库存较低的情况下会积极备货,PTA价格将在此基础上受到支撑。
(责任编辑:宋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