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三个“找钱故事”背后的金融改革

2015年01月20日 19:36    来源: 新华网     姚玉洁

  资金是经济的血脉。近年来,中央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出手“稳准狠”。新华社记者挖掘了3个“找钱故事”,其背后的金融创新、深化改革逻辑清晰可见。

  农地“不动产”变“活钱”

  “在银行贷款支持下,我们今年的利润率能达到30%!”齐齐哈尔市惠光农业开发集团董事长侯成玉兴奋地说。

  惠光集团由28家农民合作社组成,分别涉足水利灌溉、米业、仓储、肥业等。“为了掌控价格主动权,提高规模效应。今年流转土地有望扩大到50万亩,仓储能力提高到20万吨。”

  产业链控制权提高的背后,是巨额的资金需求。“仅10万吨的仓储费用就需要3亿元,可是我们没任何抵押,只能找民间借贷,利息最少年化18%。如果找经销商赊货,化肥经销商要多收200元/吨,还要加上银行利率;种子用现钱买12元/斤,赊销就要16元/斤,年底还得算利息。简直就是割肉啊!”侯成玉说。

  在最困难的时候,惠光集团得到了浦发银行的1000万元信用贷款。此后,浦发银行又给9家合作社发放了4500万元信用贷款,加上担保费用年化利率也才10%。

  浦发银行齐齐哈尔分行相关负责人说,浦发银行创新模式,探索农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通过种子、种植到原粮进库、流通的全产业链控制,监督合作社贷款资金流向,降低信贷风险,也降低了农民贷款成本。

  “大数据”挖掘“小信用”

  北京宇远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配件的中小企业,但由于没有土地、厂房等抵押物,寻找融资的努力每每面壁,公司只能靠抵押股东名下房产获得部分信贷。

  一个偶然的机会,宇远工贸接触到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下子就从银行拿到了400万元纯信用贷款。“按照3.5次的资金周转率,这笔贷款对企业销售额贡献接近1500万元。”宇远工贸财务总监谢昆山说。

  帮助宇远工贸获得信用的,是大数据挖掘和量化技术。金电联行从每一笔订单、每一次物流、每一笔库存、每一次结算、每一张发票等海量的、颗粒度最细的数据中寻找规律,用数据挖掘和分析使企业运营“透明化”,帮助企业增信。

  截至目前,金电联行已帮助1000多家中小微企业获得总额超50亿元的信用贷款。“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可以量化信用、预警风险,破解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的‘两不’难题。”金电联行董事长范晓忻说。

  自贸区金改帮企业到境外“借钱”

  对于加速布局“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上港集团而言,如何获得“钱”、以什么样的成本获得“钱”,是个大问题。

  “这两年境内外资金成本落差明显,在2个百分点左右。但根据规定,内资企业不能借外债。通过境外子公司‘内保外贷’不仅要经过严格‘审批’,且只能‘外债外用’,手续繁琐费用高昂。不能通过境外融资获得低成本资金,实际上跟外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竞争状态。”上港集团资产财务部总经理高晓丽说。

  上海自贸区开启的一系列金融改革改变了上港集团这一尴尬。通过上海自贸区的人民币境外借款业务,上港集团一年内在境外融资就超过100亿元。“境外融资成本比国内利率低100多个基点,我们一年仅利息支出就节省了约2亿元。”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说。

  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以自由贸易账户落地为标志,上海自贸区金改取得新突破。截至当年10月末,自贸区共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约6000个;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收支总额499亿元;发生人民币境外借款共计190亿元。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