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证监会严查“高送转”内幕交易

2015年01月29日 08:20    来源: 深圳商报     钟国斌

  年关将至,沪深股市上市公司频频高调推出“高送转”预案,刺激股价强势上涨。在“高送转”方案频出的同时,伴随着大股东乘机减持、信息披露存在瑕疵,甚至涉嫌内幕交易等问题。据悉,此现象已引起监管部门高度重视。证监会已要求对上市公司“高送转”每单必查内幕交易。据悉,上交所已经把此类选择性、自愿性信息披露及相关二级市场交易纳入重点关注和监管范围,并提醒投资者对此类炒作保持高度警惕。

  “关键是要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与二级市场监察的联动,加大对股价操纵的打击力度。”一位券商研究人士指出,让违法者付出必要的代价,才有可能真正遏制不法行为。

  “高送转”背后的大股东减持

  1月27日,大橡塑大股东提议推出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3股的高送转方案,当日股价封于涨停板。同日,备受质疑的海润光伏公告了对交易所针对其高送转和股东减持的问询函答复,却应声大跌8.63%。

  相对于大橡塑的控股股东不仅承诺届时投赞成票,而且承诺在股东大会审议之前不减持。此前多家公司大股东在推出高送转前后通常伴随着大手笔减持,引起市场诟病,被指涉嫌内幕交易。

  统计显示,自大富科技于2014年11月11日第一家公告收到股东高送转的提议以来,截至2015年1月10日,沪深两市共有4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类似的股东提议。其中深交所上市公司36家,占比88%,包括32家为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

  伴随高送转公告的是上市公司股价的大幅波动。统计显示,其中30家公司的股价在披露当日上涨,4家涨停,27家公司的股价在公告披露后的三个交易日内平均累计涨幅接近14%,明显超越大盘。

  此类大股东提议高送转方案的频繁出现,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比如信息披露不完整、涉嫌操纵股价乃至内幕交易时有发生,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特色,爆炒“高送转”概念由来已久。但是去年底以来高送转启动时间大幅提前,且常伴随大股东的减持计划,引起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比如去年12月披露年报高送转预案的赛象科技,其控股股东提议拟每10股转增20股。而不久之前,该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天量减持,减持额度不超过57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高达28.76%。又如玉龙股份11月26日披露收到股东提议高送转,相关股东随机借股价连续上涨之机,在两周内以明显高于公告前均价的价格,成功减持套现超过4亿元。玉龙股份因此收到上交所的监管问询函,要求其详细披露减持和高送转的关系。

  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内幕知情人在相关预案披露之前精准买入股票,待到股价拉高后再进行抛售的案例并不少见。例如,2013年,龙净环保首席执行官就因利用利润分配预案的相关信息内幕交易而被证监会处罚。

  事实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对公司的股东权益和盈利能力并没有实质性影响,如今却成了A股炒作的噱头。有专家指出,公司及提议股东利用市场追捧的高送转概念,影响股价的动机十分明显,存在利用信息披露操纵股价的嫌疑,应引起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高度警惕。

  对于“高送转”行为,投资者应该全面看待,不应盲目参与炒作,谨防陷阱。记者查阅相关上市公司的历史公告,发现有近半数的公司在公告披露前后,存在限售股上市、非公开发行、重大资产重组、股权激励等重大事项,二级市场股价对于公司顺利实施上述事项均具有重大影响。

  “高送转”每单必查内幕交易

  按照常识,推出“高送转”预案的上市公司应当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足额的资本公积。但统计发现,41家披露收到股东“高送转”提议的公司中,10家公司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3家公司已经发布了年度业绩预减公告。

  据悉,此类违反常态的“高送转”行为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高送转已有每单必查内幕交易的要求。并从信披规范性、事后监督以及内幕交易核查等多角度多管齐下,严防操纵股价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比如,连续亏损的海润光伏近日披露10转增20的方案,而就在同一份公告中,海润光伏提及了3位股东的减持计划,这被市场视为大股东有借高送转利好减持的嫌疑。随即,上交所对该公司发出了监管问询函,要求其解释高送转和减持的逻辑。1月27日,海润光伏公告了问询函和答复。当日,该股应声大跌8.63%。

  一位资深投资者指出,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作为利益共同体,一方面提出“高送转”,另一方面却大笔减持,可以说是违背了基本的诚信原则。

  权威专家指出,透过上交所的问询函,不难看出这样的内在监管逻辑:一方面,股东作为“高送转”预案的提议人,应当承诺在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时投赞成票;应披露股东大会前是否有减持股票的计划。如有减持意向,还应说明具体的减持计划。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应披露股东提议前后六个月内,已经发生和将要进行的特定事项,包括限售股解禁、股东减持、股份质押、重组或非公开发行等。通过对公司重大事项的全面披露,提醒中小投资者关注“高送转”提前披露背后的动机。

  “高送转”题材炒作或降温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送转”就是一个引诱人入局的游戏。一个苹果切成两片还是一个苹果,10股送转10股或10股送转20股,无非就是一个数字游戏,目的就是诱骗中小投资者上当。目前创业板市盈率73倍了,“高送转”怎么吸引投资者买入!李大霄认为,上市公司异常高送转都是有所企图。推出“高送转”以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居多,证监会对“高送转”每单必查内幕交易,无疑对中小盘股票“高送转”炒作带来冲击,小盘股“高送转”题材炒作或将降温。

  深圳新里程投资总监赖戌播对记者表示,证监会已要求对上市公司“高送转”每单必查内幕交易,这是监管层出台的一个很好的政策,能够达到正本清源的效果。“高送转”就是一个数字游戏,对上市公司经营发展毫无关系。但由于10股送转10股甚至10股送转20股,使得投资者以为得了便宜参与其中!同时,“高送转”还成了庄家投机炒作的题材,借机拉高股价配合大小非减持。他说,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以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居多,这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负面影响更大。特别是推出“高送转”预案的一些业绩负增长甚至亏损公司,或者已经被庄家控盘“高送转”股票,后市都可能会受到较大负面冲击。投资者应谨慎参与这类题材的炒作,凡属于不靠谱的上市公司“高送转”预案,投资者应以回避为主。

  资深业内人士郭施亮表示,近期监管层对防止操纵股价和内幕交易作出警告并采取监控的举措,部分上市公司借助高送转逢高减持,是破坏市场正常运行的一种行为,应当给予严惩。不过对于实实在在给股东分红的上市公司,应该给予鼓励。上市公司如果借“高送转”炒作,虽然这与监管层打压违规“高送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一定程度上会对高送转有所打压。

  昨日,“高送转”板块下跌超1%,前期“高送转”龙头股赛象科技跌幅超4%。

  相关报道

  证监会回应传言:

  两融检查重启 不宜过分解读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专电】(记者 赵晓辉 陶俊洁)针对市场传言证监会将再次重启融资融券检查一事,记者28日向证监会求证。证监会表示,对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不宜过分解读。

  证监会表示,1月16日,证监会曾向市场通报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根据整体安排,近期证监会将对剩余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这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此前,在1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通报了2014年第四季度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并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加强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的监管,适时再次启动对融资类业务的现场检查,促进证券公司各项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