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至2月3日这一周的时间里,172家公司的259位重要股东们406次出手增持、减持上市公司股票
两市波段不断,重要股东们开始了增减持之旅。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1月27日至2月3日这一周的时间里,172家公司的259位重要股东们406次出手增持、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其中,有22位股东增持,其余230余位股东出手减持。
从数据显示的情况来看,这些重要股东们减持所带动的相应市值约为120亿元,即,仅一周的时间里,这些重要股东们就从市场带走了120亿元。
数据交叉显示的信息可知,不少公司在短期内被多位重要股东密集减持,有5家公司在一周的时间里,重要股东出现了10次以上的减持行为。
敏感时期减持易踩雷
进入2015年,两市公司的业绩预报、快报、年报陆续开始披露,而一些重要股东在上市公司担任职务,或者本身就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状况了如指掌,因此,屡屡有重要股东因为减持而被怀疑动机不纯或l另有它因。
例如,有多家公司在发布了高送转、业绩预报后发生了重要股东大笔减持的行为,被证监会下函追查是否另有他因,这也引发了市场的重重质疑声。此前,有证券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曾提及,作为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的知情人,重要股东在敏感时期的减持,需要特别注意。
除了在敏感时期减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之外,还要注意的是重要股东们在敏感时间段内的短线交易。从此前两市的新闻中可以看出,在财务报告、预告、重要事项披露的窗口期内进行短线交易而招来非议的公司也是每年皆有。
“预约式”减持兴起
翻阅这些上市公司关于减持的公告可知,虽然大多数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是非连贯性的,不过,也有一些公司的重要股东密集减持原因是此前的“预约”。
例如,有公司称,实际控制人预计将减持上市公司股票,这些减持行为合乎规定,而且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这些股东仍会陆续减持手中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于是,投资者便看到了一些公司频频发布实际控制人的减持公告。
对比了一些预约减持公告内容可知,这些重要股东的减持,多是因为此前IPO、定增等涉及的股份已经到期解锁,于是重要股东立即着手减持套现。
重要股东减持的原因,多数公司未予详述。不过,也有公司的减持计划中,对于减持原因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例如,川化股份的公告中称,1月29日接到控制股东来函,称拟于未来6个月内通过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减持所持上市公司5640万股股份,减持的原因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转型升级;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促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