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档、春节档将至,新一轮电商预售进行得如火如荼。大年初一上映的《爸爸去哪儿》片方昨天宣布,7日将加开600场点映预售,线上线下同时进行。1月31日该片在国内400家影城的首轮线下预售,2个多小时就售出近5万张票,预约人数超座位数10倍。而情人节档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也在淘宝电影推动下不到1小时售出5万张票。
电商预售带动了市场人气,提升了影院上座率,成为片方新营销策略。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商贴钱推低价票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贴钱”只可能是短期营销之举,一旦终止,观众可能大量流失。
电商预售取代团购,成为近一两年来热门的购票方式。据统计,2013年全国总票房217亿元中,在线售票份额约为25%;2014年全年总票房296亿元,其中电商售票份额近40%。记者从上海多家电影院了解到,目前电商售票份额已几乎占影院票房五成。
对片方来说,电商预售票可迅速为影片积累话题和人气;对观众而言,在线购票便宜又便利;对影院而言,电商售票减轻了售票压力,电商还是会给影院贴补差价,对影院结算价格没影响。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件“三赢”的好事。但上海博纳银兴影城经理陈庆奕却认为其中存在弊端:“影院自身的营销空间没了,因为电商打出的预售价很低,影城的会员价没有吸引力了。另外,电商低价促销初期可以抢占市场份额,但长远来看,观众习惯低价票后,不再愿接受合理价格,未来市场可能留不住观众。”还有业内人士直指电商精明:“挑选热门档期贴钱,做低价预售,有时还可能让片方自己补贴钱,等于大家为电商服务。”
因此,目前一线城市中心地带影院不太愿意参加电商预售,郊区影院则热衷于通过电商带动人气。而三四线城市的影院已被电商“绑架”,一旦离开电商补贴,影院客户就会大幅降低,票房直线下滑。有业内人士担忧,随着电商全面渗透,影院很可能变成提供终端放映和检票服务的场所。
对此,陈庆奕建议,影院还是要做整体规划,保持价格平稳策略,不被电商左右。还有一些专家认为,传统影院的生存基础是自有会员,如何有效利用电商平台引流,提高会员转化率,增强影城竞争力是影院未来经营的一大课题。(记者 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