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有关证监会进一步收紧杠杆资金来源,禁止券商代销伞形信托的消息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从最新的监管信息来看,降低杠杆水平,查处各种违规行为是当前证监会工作的重点。
周五,有关证监会进一步收紧杠杆资金来源,禁止券商代销伞形信托的消息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从最新的监管信息来看,降低杠杆水平,查处各种违规行为是当前证监会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注册制”逐步推进,IPO提速明显,资金面压力贯穿下周。春节很快到来,投资者究竟应该持股还是持币过节,确实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
禁止券商代销伞形信托 重申两融50万门槛
2月6日消息,监管部门正在收紧证券公司的相关融资类业务。证券公司已被禁止通过代销伞型信托、P2P平台等,为客户提供融资类相关服务。此外,在对券商两融业务的监管方面,相关监管部门也重申要求券商的业务门槛。从2015年1月19日起,证券公司不得为证券资产低于50万元的客户开立融资融券信用帐户。对已开立融资融券信用帐户且证券资产低于50万元的客户,继续按证监会原有政策和规定执行,不因为这一资产门槛而强行平仓。
分析认为,监管部门对A股“降杠杆”的决心非常坚决,去年四季度掀起的“杠杆上的牛市”已经划上了休止符。尽管目前券商的融资类业务依然以两融为主,但是伞型信托具有“放大资产”和“增量资金”的作用,A股行情火爆之后,包括银行体系的资金以及社会闲散资金,都可能借道种种渠道渗透进入股市。最近一段时间,蓝筹股进入盘整甚至下跌,高杠杆的风险进一步凸显。无论是证监会、银监会还是保监会 ,各监管部门都对与A股“加杠杆”有关的相关行为进行规范,这确实需要引起投资者高度重视。
查处私募违规 关注海润光伏涉嫌股价操纵
周五,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邓舸通报了部分私募基金现场调查结果:私募基金监管部对负面报道、投诉较多的私募房地产领域进行检查,涉及产品100余只,规模300亿元。
据其介绍,证监会现场检查了各证监局适度监管,重点检查私募基金管理办法发布前的风险规范情况以及发布后的运营情况,集中在合格投资者制度落实不到位、单只投资者基金超过法定人数、管理机构内控制度缺失、信披不到位等方面,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对北京恒营中嘉、深圳威廉控股金融、歌斐等三家机构采取了责令改正的行政措施,要求限期整改并,对其他6家管理人发布监管关注函。
针对近期海润光伏(600401)大股东涉嫌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行为,邓舸表示,证监会已经关注到海润光伏高送转方案公布前后的股价波动等情况,上交所已向公司下发了问询函,要求公司回复并核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严肃处理。
注册制稳步推进+IPO密集抽血 持股过节需要勇气
日前,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了江苏立霸的首发申请,与核准公告同时披露的还有发审委会议上对公司提出询问的主要问题。据悉,这是证监会第一次向公众披露发审会议内容。据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介绍,这是在为注册制的推出做准备。
与现行的核准审核制不同,“注册制”的核心在于信息披露,在于公开透明。经过两年来的改革,目前发行审核的流程已经全部公开,信息披露制度已基本能适应注册制的到来。
与此同时,新股发行的速度明显加快。下周将有24家公司密集IPO,从周一到周四,大量的资金将被吸往新股申购,IPO空前密集的“抽血”节奏令二级市场压力增大,分析人士认为,本周的持续回调与新股分流资金有很大关系。因下周整周都有IPO压力,又临近春节假期,投资者如果打算持股过节,恐怕还真是需要不小的勇气。
融资买入“三级跳” 两融余额创新高
随着央行降准,第二轮两融检查、券商加速“去杠杆”、年内第二轮新股申购等压力正在逐步缓解。近两个交易日来,两融市场融资买入额强势“三级跳”,昨日更重回千亿元大关,达到1064.39亿元,一派“立春”过后的暖融景象。从方向上看,中小市值股扎堆的传媒、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仍是资金流入的主要方向,预计受融资资金推动,后市机会仍将从此类品种中迸发。
活跃度再上台阶
据数据 ,本周四沪深两市的融资买入额为1064.3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15.45亿元;融资偿还额也从821.19亿元攀升至1005.54亿元,两融交易热情显著回暖,由此助推两融余额继续开疆拓土,达到11411.43亿元历史最高值。
其实,本周四已经是融资买入额连续回暖的第三个交易日,相较2月2日689.76亿元年内低点,至2月5日该项数据累计增幅达到54.31%;单日来看,每日融资净买入额也从1月30日的-43.61亿元回升至58.85亿元。
融券方面,本周四沪深两市融券卖出额为145.90亿元,略低于147.02亿元融券偿还额,这也是1月23日以来市场第十个交易日出现融券净偿还。因此,尽管近期融资数据波动较大,但反映的仅仅是“黑天鹅”事件带来的情绪影响,立足中长期布局,看多声音依然是两融投资主基调。
“二八分化”明显
近期股指呈现高位震荡走势,受估值因素压制,大盘权重股难有较大作为,资金关注的重点也因而顺势转移到中小盘股身上。从走势上看,本周前半段创业板指连收三阳,最高时曾一度突破了1800点,分化走势刺激场内赚钱效应主要集中在中小市值成长品种内部。融资客也感受到这种微妙变化,纷纷加快脚步将原本沉淀在蓝筹股上的资金转移至新兴成长股。
昨日板块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大多来自新兴产业领域,如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通信板块分别获得6.28亿元、6.21亿元、3.25亿元和2.87亿元资金净流入,传媒板块更以10.45亿元净流入资金位列28个申万一级行业第一。观察资金流入速度居前的前十大板块,尽管其中不乏银行、房地产和非银金融身影,但一来此类品种本身占市场权重较大,资金吸纳量高;二来近期央行降准对此类资金敏感型行业构成显著提振,吸引部分融资客趁机介入。
不过相对而言,仅以两融行情而论,当前蓝筹板块仍不具备系统性机会。一方面,昨日资金净流出金额较大的板块悉数为蓝筹权重,建筑装饰、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国防军工表现垫底,单日各自有2.35亿元、1.86亿元、6629.33万元和5778.47万元资金撤离,建筑材料板块也概莫能外;另一方面,毕竟当前股市“去杠杆”进程还在演绎当中,不少券商也纷纷下调融资杠杆率,融资加仓力度预计有限。因此,尽管昨日市场情绪显著缓解,环比出现融资净买入的板块数量继续收敛,但新兴成长板块仍是资金关注重点所在。从个股角度来看,5日华闻传媒、乐视网均获得大额买盘支撑,净流入资金金额分列全部两融标的第三和第四位。(中国证券报)
第二轮两融检查全面展开 平仓执行力成重点
第二轮券商两融业务检查正在进行中。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券商了解到,世纪证券、宏信证券、西藏同信、华林证券等10多家券商,目前正在进行两融现场检查。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检查重点在于,是否存在向不合格投资者违规开户、为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未对客户强制平仓等问题。此外,还将对具有融资功能的柜台市场收益互换等融资类业务、伞形信托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20多家券商
料受现场检查
“上一轮检查的45家券商主要以大券商为主,这次检查的重点是剩余的拥有两融资格的46家中小券商。”深圳一家已接到检查通知的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称,对两融“再查”其实是上次检查的延续,属于常规检查范畴。
据介绍,此次检查与上次相同,监管部门采取自查与现场检查两种方式,其中有20多家券商将接受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分为两批,每批大概10多家,每家现场检查工作时长为7天。”深圳一家正在接受检查的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透露,此次检查重点除了违规开户、为到期合约展期、未对客户强制平仓等问题外,以往未涉及的柜台市场收益互换及伞形信托也进入重点检查范围。
“与以往相比,这次现场检查更全面、严格。”另一家正在接受检查的券商人士称,对两融业务涉及的所有环节和数据都进行了地毯式检查。
事实上,业内对第二轮检查更严格也早有预期。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公布上一轮两融检查结果时称,“证监会将适时再次启动对融资融券业务的现场检查,加大现场检查和处罚力度”。
检查结果
直接上报监管层
“此次检查结果并不会直接告知我们,而是统一上报监管层。”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两融负责人称,按照以前现场检查流程,检查的最后一天都会召集公司相关领导开会,公布检查结果,然而此次是直接上报监管层。
“从我们目前已检查的情况看,小问题是存在的,但并无原则性的大问题。”上述券商人士称,这些问题包括:对客户发出的通知留痕不到位、对客户合同影像材料收集不规范等。
“违规操作中最常见的就是,券商未按照规定对客户强制平仓的问题,而平仓执行能力也成为了此次检查的重点。”深圳一家券商两融人士称,目前业内的平仓线水平在130%。例如,投资者维持担保比例低于平仓线,必须在2个交易日内追加担保物,使担保比例达到上限,否则将会被证券公司强行平仓,而如果券商不按照规定进行强行平仓,就构成违规。
据了解,通常券商在开展两融业务时为了严格控制风险,会按照维持担保比例来提醒投资者。除了平仓线外,维持担保比例还可分提取线和警戒线来提醒客户。提取线,即当客户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高于取保线时,客户可以提取超出部分的担保物。但提取担保物后,客户账户维持担保比例应不低于300%;警戒线则指,当客户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50%时,证券公司将通知客户及时追加保证金。
“监管层再次启动两融检查,虽属于例行检查的一部分,但也传递出要严查资金的违规入市情况。”中金公司有关人士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融资融券余额达11327.26亿元。其中,融资买入余额11267.0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融券卖出余额60.25亿元。(证券时报)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