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期权上市交易第一周,期权品种从无到有,标志着A股市场进入“立体交易时代”。周三,中信证券由于其做市商模式计算而产生的报价错误上演“乌龙指”,导致两期权合约在盘中曾一度出现瞬间暴跌99%并触发熔断机制。这既使投资者领略到了期权的魅力,也让投资者充分体验到了期权隐含的风险。
“乌龙指”让大家忆起2007年2月28日,南京投资者以1厘钱的价格买到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收盘价约0.7元的海尔认沽权证(580991),当日该投资者820元变56万,获得超过700倍的收益。8年后,戏剧性的一幕再次上演。幸而,在目前交易规则下,单笔限价指令报单最多10张合约,因而在熔断机制启动后,中信证券撤回了未成交的错单,避免了其他错单继续成交。
交易所的熔断机制在市场出现突变甚至错误报单时,很好地保护了投资者。但与此同时,交易所非常严格的限持仓、限开仓及开户要求使得期权市场交易冷清。从近一周的成交情况看,日均成交2万张合约,其中认沽期权与认购期权(P/C)的成交比例约为0.68,说明市场的成交大部分集中在认购期权上,对后市上涨的预期较强。
期权市场成交低迷导致包含PCP平价套利和盒式套利的机会无处可寻。2月9日上市初期,偶尔会出现反转换套利机会,但折合上证50指数也不超过15个点。但是,即便这仅有的15个点,想能够套取到也是几乎不可能的。首先,50ETF无法做空,即使融券做空,也要等到3月份期权到期交割实现利润,持有期间的融券利息都不能涵盖;其次,由于目前市场成交极不活跃,即使有进场的机会,也未必有平仓机会;最后,当然还有不算高昂的手续费。因此,期权平价关系得到的“利润”其实只是镜中花。但出乎意料的是,如此微小的空间也仅仅存在了一个上午。截至周五,反转换套利的机会再也没有出现过,市场的平稳表现得淋漓尽致。
期权低迷的成交水平使得套利机会难寻踪迹,而之前呼声很高的用以对冲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功能由于目前严格的限仓制度,也将普通个人与机构投资者挡在门外。按照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502当前3500的点位,50ETF按照2.42元来测算,对冲价值约105万的股指期货大约需要现货50ETF约43.4万份,由于期权合约的合约乘数是10000,意味着需要单方向期权的持仓达到43张,这已经基本达到个人或机构持仓的上限。另外持仓单个合约不超过20张,如此一来,将并不算多的43张合约分到不同执行价格的合约里,对冲效果实在是难以保证。
从上周期权的综合成交价来看,其价格呈下降趋势,这从全部期权合约的隐含波动率就可看出端倪。周一期权开始交易时,隐含波动率还在30%以上,到了周五,隐含波动率降回落至22%,说明市场对于“权利”的认可度偏低,主动去买入权利的投资者仍然很少。因此,卖出期权同时用现货进行动态对冲的套利方法是无法实施的。同时,一级投资者只能交易的备兑开仓策略也毫无用武之地,目前平值期权仅有3.3%的溢价率实在是不值得投资者去冒这个险。
鉴于当前的市场的隐含波动率基本处于极低的水平,毕竟最近1个月市场已实现平均历史波动率还在近50%的相对高位,近期投资者可以考虑做多波动率策略,也即买入跨式或宽跨式套利组合,用目前较低的风险去博取无上限的利润。(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一德期货有限公司 翁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