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央行降息利好兑现的影响,近期场内有关做多的种种预期逐渐升温,但就债券市场的表现而言,其并未如想象中那般乐观。
现券收益率震荡调整
中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收盘,银行间现券收益率仍多以小幅攀升为主。利率产品方面,5年期国开债受“14国开27”及“15国开03”的报价和成交带动,上行2BP至3.75%;7年期微涨1BP至3.88%;10年期收益率小幅波动至3.75%。非国开债收益率同样整体上行,其中7年期在“15进出04”和“14进出73”的成交带动下上行4BP至4.00%。
信用债方面亦不甚乐观,受资金面趋紧影响,当日曲线短端收益率上行幅度较为可观。具体来看,中短期AAA曲线0.02、0.04年期受“14神华能源SCP003”、“14中电投SCP004”等券的成交带动上行9-17BP至4.97%、5.07%的水平;中短期AAA曲线1年期受“15中南方CP001”的报价带动上行5BP至4.46%的水平;中短期超AAA曲线1、3年期受“15电网CP001”、“15南电MTN001”的报价带动上行1-5BP至4.32%、4.22%的位置。
“央行虽时隔3个月后再度降息,但较前两次的宽松政策,此次市场热情明显降温,部分机构甚至选择了获利兑现操作。”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指出,“就目前来看,降息政策兑现后,短期进一步宽松的预期降低,市场目光将更多集中在宏观数据、稳增长、海外资金流向和风险偏好的转变上,而该方面并不利于债市行情的发展。”
“需指出,2月中采和汇丰PMI双双超季节性回升,中采非制造业PMI也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至53.9%,这反映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均处于改善趋势中。”一位商行交易员告诉记者,“两次降息一次降准以及春节开工效应,或将带动二季度经济探底回升。此外,在两会召开之际,财政与货币政策均已提前释放出稳增长的暖意。也就是说,积极因素正在积累,而伴随经济基本面筑底回暖概率的上升,债市短期表现可能并不乐观。”
资金利率高位徘徊
再就资金面而言,尽管春节因素已经退去,但在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缩窄的情况下,银行间货币市场并未如预期般转暖,调整压力反而有所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3月4日收盘,银行间回购利率虽涨跌互现,可整体仍处于相对高位。其中,隔夜、7天、14天和21天品种分别行至3.444%、4.730%、4.967%及5.446%的水平。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促使节后资金面延续紧张局面的因素有四个方面:其一是本周逆回购和国库现金定存到期量多达2800亿元,叠加月初存准上缴因素,则资金预期偏紧并不出人意料;
其二,现阶段降准、降息及放松预期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在外汇占款流出加速的背景下,基础货币投放仍旧依赖于央行主动操作。但鉴于其具有滞后性和被动性,因此也加剧了资金面收紧的态势;
其三,伴随开工旺季信贷投放的加速,当下大行资金融出意愿将有所下降;
其四,现阶段IPO发行节奏仍在加快,本周证监会核发了24家公司的IPO批文,冻结资金扩容,亦将加大利率波动。
显然,3月初的降息尚难缓解资金面近渴,银行间流动性维持紧平衡格局料成为大概率事件。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称:“就现阶段而言,降息对于货币市场的资金价格相对利空。尤其是降息、降准周期的打开意味着后续贷款价格有继续向下的倾向,商业银行本着贷款投放收益考虑,会加快信贷投放的速度,这将对线上资金形成挤压。”
无疑,对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短期内不宜抱过度乐观的态度。
“特别是新股申购锁定资金对短期市场流动性的冲击将继续扰动资金价格。”陈龙如是称。
谨慎氛围逐渐蔓延
业界普遍建议,投资者在对债市保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仍需留有一份警醒。
来自东北证券的研究观点指出,目前债券的估值优势相对下降,无风险利率下移受到风险溢价的制约,债券大部分绝对收益率已经接近2014年降息后的水平。
中信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邓海清则表示,即使债市收益率仍有部分回落空间,可20-30BP的收益率下降已难以覆盖风险。“此外,在股票牛市相对确定的背景下,股权类资产的吸引力料更大,就风险偏好的逻辑考量,这也将使得利率存在上行压力。”
邓海清称,2015年债市是勇敢者的游戏,建议风险规避型投资者在资金市场拆出资金,不要在债市加杠杆博取收益,追求零利率而激进做多,可能把自己陷入死亡游戏的困局。
业内人士也建议投资者,对于利率债当下应尽可能获利了结,缩短久期。至于信用债方面,可在防御的基础上挖掘个券,控制风险。目前推荐受益外部融资改善的板块,包括城投债、房地产债、利差已经拉大的高负债行业债券、IPO或增发改善资本结构的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