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18日),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末,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外汇占款29.343万亿元,较1月份新增422.14亿元。
同日,国家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银行结汇7278亿元人民币(等值1187亿美元),售汇8332亿元人民币(等值1358亿美元),结售汇逆差为1054亿元人民币(等值172亿美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结售汇逆差扩大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反而增多,这种背离现象并非第一次出现,而市场对这两项数据的解读也出现分歧。
对此,有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可能有小部分非正常渠道跨境资金流入。
结汇意愿总体下降
国家外管局数据显示,2月,银行代客结汇7089亿元人民币,售汇7701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612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结汇189亿元人民币,售汇631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442亿元人民币。
与1月份相比,银行结售汇逆差几乎翻倍增长,而代客结售汇逆差则有所收窄。这与2月份的美元、人民币走势基本相合,2月人民币即期贬值0.3%,同期美元指数上涨0.47%。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1~2月,银行累计结售汇逆差254亿美元,其中2月份逆差172亿美元,反映出自去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以来,贬值预期有所增强,使结汇意愿下降、购汇意愿上升。此外,春节期间我国居民出国旅游和购物的热潮也增加了购汇需求。
国家外管局数据还显示,今年1~2月,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1783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售汇签约3084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净售汇1301亿元人民币。
温彬认为,这主要反映未来需要美元支付进口以及偿还美元债务企业的远期购汇需求,目的是锁定债务的汇率风险。
分析师:或有资本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结汇减少,但2月份的外汇占款还是出现了增长,其中一项可能性是2月的外贸顺差导致。
对此,交通银行昨日发布观点称,2月份外汇占款增加422亿元,多于市场预期,连续两月下降的态势有所缓解。从国际经济金融基本面情况来看,货物贸易净顺差较大 (3705亿元),直接投资项下顺差持续(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均有利于外汇占款形成。
然而,从直观的结售汇逆差数据来看,外汇占款增长难以解释。“可能有小部分非正常渠道跨境资金流入。”一位机构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事实上,外汇占款与结售汇数据的背离现象并非第一次出现。
如2014年10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661亿元人民币,但当月结售汇逆差达到1673亿元人民币,同时当月贸易顺差达到454亿美元,进而一度引起市场有关热钱借道虚假贸易流入的担忧。
目前,尚无进一步的数据印证上月有非正常的跨境资金流入,但从前两月外汇存款增加的角度来看,至少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资本外流。
温彬分析认为,尽管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实现贸易顺差累计1206.5亿美元,创历史同期记录,但并未对结汇产生压力,今年1月和2月外汇存款扭转了连续4个月负增长的走势,累计新增外汇存款639亿美元,说明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企业和居民进行了资产负债表的币种结构调整,并未形成资本外流的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家外管局局长易纲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过去外汇储备多为央行持有,现在企业、个人、金融机构愿意多持美元,这种调整是合理正常的,同时必须警惕不正常的跨境资金流动。